申溪
有人曾指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一半是历史,一半是食文化。此言虽非定论,却也大有道理。纵观世界文明之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厚、美、长,可谓绝无仅有。泱泱大国,一方沃土,曾营造出多少百年老店,孕育出多少绝技名厨,创造了多少卓然美味?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曾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可骄傲之术。包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狗不理”包子系列快餐,深受老百姓欢迎。
这次我到天津参加“三北少儿文艺会演”,组委会特安排在天津“狗不理”总店宴请嘉宾。三层圈形大楼真气派,享誉国内外的“狗不理”包子,在我国博大的饮食文化中,占有一个闪亮席位。
席间,“狗不理”包子店主人,介绍“狗不理”的起源,很是动人。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当时,在天津市郊区有一户农家,四十多岁喜得贵子,为保平安,取名叫“狗子”。“狗子”十四岁时来到天津学包子手艺,在一家蒸食铺做小伙计,由于狗子心灵手巧,勤奋钻研,练就了一手好活儿。狗子人小心大,不甘心寄人篱下,便自己摆起了包子摊儿。他发明了水馅半发面的工艺,做出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包子外表如同一朵绽放的白菊花。色、香、味、形独具特色,吸引了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狗子做的包子,生意十分兴隆。狗子忙得顾不上说话,人们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这样天长日久人们就叫他“狗不理”了。
当时直隶总督袁世凯吃过“狗不理”包子连声叫绝,随即进京入宫将包子奉献给慈禧太后。太后老佛爷品尝了包子龙颜大悦,称赞地说:“山中走兽云中雁,腹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狗不理”包子也得到大发展。“狗不理”集团、“狗不理”大酒店和天津各区县以及全国的分店林立。除了“狗不理”包子,还采取了多种经营方式,各种名菜佳肴齐备,适应多种需求,十分繁荣昌盛。
(作者 二○三站离休干部)
上一篇: 词两首 |
下一篇: 难忘同窗情谊共走天涯海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