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安徽省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成效显著。
抓创作。聚焦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安徽好人等现实题材,实施戏曲创作孵化计划,推出梆子戏《春风化雨》、黄梅戏《一个都不能少》、泗州戏《夙愿》等一批大戏小戏。淮河琴书《轧狗风波》获得“群星奖”,黄梅戏《大清名相》获曹禺剧本奖,泗州戏《绿皮火车》(蚌埠)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银奖。黄梅戏《桃花谣》、嗨子戏《竞标》、黄梅戏《媳妇竞选村长》等剧作参加全国基层巡演。
树品牌。举办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中国农民歌会、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安徽省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活动,推出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传承良俗美德的现实题材作品
抓传承。实施地方戏曲剧种分类保护,对全省31个(数量居全国第三)戏曲剧种普查,摸清戏曲资源家底,建立“安徽地方戏曲数据资源库”,形成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创建重点戏曲保护示范单位,建设基层传统戏曲活动场所,推进戏曲非遗项目分类保护。举办全省稀有剧种展演,19个稀有剧种、3个戏曲声腔集中演出。
上一篇: 安徽省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下一篇: 安徽省旅游发展委举办脱贫攻坚专题辅导报告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