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洪水的逐步消退,湖北省文化厅党组主动作为、综合施策,全省文化系统不等不靠、积极恢复,在抓紧文化场馆、设施恢复工作的同时,组织全省专业艺术院团深入救灾一线开展慰问演出活动,持续鼓励抗洪官兵取得救灾最后胜利,鼓舞受灾群众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凝聚灾后重建的强大力量。
文化场馆恢复开放,振奋群众精神状态。厅党组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围绕文化文物场馆恢复开放、经费保障等进行研究,多次选派文化、文物方面的专家赴重灾区指导;协调省图书馆、省群艺馆等省级文化场馆与受灾县区文化场馆点对点帮扶,筹集救灾专项资金,扶持受灾文化场馆重置设备、补购文献。目前,全省所有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96%以上的文化站已能正常开放;所有专业剧场均可安排演出。学生们到图书馆阅读过暑假,业余文艺团队到文化馆排练、表演,群众的情绪得到调节、心灵得到抚慰、民心得以安定,精神状态得到振奋,重拾生活的希望。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凝聚百姓精神力量。省文化厅会同省演艺集团组织经典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赴武汉市江夏区武警水电第七支队展演,组织武汉说唱团曲艺专场进入武警孝感支队防汛现场,组织专场文艺节目赴应城市,开展系列慰问演出活动,受到官兵热烈欢迎。各地以当地专业文艺院团为主要演出力量,精心策划50余场主题性慰问演出,通过戏曲、曲艺等形式,深入安置点为抗洪官兵和受灾百姓展演。鄂州市举办“情系鄂州·大爱无疆”主题文艺演出,黄冈市黄梅县黄梅戏剧院举办“风雨同舟、鱼水情深”黄梅戏专场演出,荆门、咸宁、武穴、宜昌、恩施、汉川等地分别组织军民和谐主题演出,慰问人民子弟兵,讴歌心手相连、同舟共济的大爱精神。武汉楚剧院与武汉市江夏区文体局联合组织慰问受灾群众专场演出,演绎楚剧经典折子戏《杨绊讨亲》《送香茶》,博得观众阵阵掌声。武汉、襄阳、红安等地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演出慰问抗洪军民,纾解群众心情,充实百姓生活,用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引导、凝聚百姓坚定重建家园的信心,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身灾后重建,彰显了文化的独特力量。(来源:湖北省文化厅)
上一篇: 《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11月1日正式实施 |
下一篇: 湖北十堰首届群众文艺展演季开幕式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