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河南
河南
河南省宣传文化界人士热议文化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1-10-27 15:26 来源:河南省文化厅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河南省文化厅 2011-10-2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连日来, 河南省宣传文化战线的部分领导和产业界人士纷纷表示,要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对于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省这一目标,把全会提出的各项要求,转化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行动。 
    加快发展,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实现经济发达,首先要推动文化繁荣,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耀认为,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的总体部署,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赋予中原经济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要素。而发展文化产业正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具有中原特质、中原特色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王耀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可以进一步整合和重组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拉动消费升级,推动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中心任务。同时,通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以打造昂扬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跨越发展,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党的十七大以来,河南省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郭书城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要搞好“三个布局”,形成“一个格局”: 
    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以郑、汴、洛为中心,以若干文化产业强市和强县为支撑的“一区多点”联动互补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文化产业的行业布局——加快发展现有优势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产业的项目布局——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全会要求,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王耀说,文化产业不但具有产业的经济属性,还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属性和社会教育的特殊功能,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基本要求。要引导文化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使之生产创作的文化产品能够反映正确的价值理念、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在满足文化消费的过程中引导文化需求,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化。 
    改革创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河南省文化产业正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刘少宇认为,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目前,他们正抓住数字出版的重大历史机遇,通过“两个战略转型”,实现“一个根本转变”。 
    “‘两个战略转型’第一是实现产品的战略转型,由直线式的纸介质出版物转变为网络出版物。第二是通过网络出版,实现产业的战略转型。我们构思的未来数字出版产业,就是要把读者变为各种形式的消费者,把作者演变为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通过我们的网络出版和电子商务营销系统、第三方物流把供应商和消费者连接起来,实现产业的完整升级转型。”刘少宇告诉记者,“一个根本转变”就是通过上述两个转型实现出版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使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经理齐岸青把“创新”看成是文化产业的灵魂,认为创新是文化产品引领和占领市场的力量源泉。齐岸青同时认为,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他说:“文投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正在积极筹备总规模为50亿元的中原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将与国外及港澳地区资本雄厚的财团合作,依靠国际一流的专业化投资管理团队,重点扶持我省市场前景好、成长潜力大的文化产业项目与企业,帮助文化企业打破资金‘短板’限制,支持和包装高成长性文化企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