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把文艺演出送进乡村和社区
院团演出 政府买单 群众受惠
发布时间:2012-05-08 09: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5-08
中国文化报驻河南记者张莹莹报道:“红红的年糕,红红的枣,红红的灯笼,红红的福字倒,红红的鞭炮,噼哩啪啦响……”近日,随着郑州歌舞剧院的歌舞《红红的日子》在郑州市绿城广场响起,郑州市2012“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我今年都80岁了,最喜欢听曲剧,几个老伙计说绿城广场有戏听,中午吃过饭我就往这边赶。回去我得告诉那几个害怕今天下雨没来的老伙计,他们错过了一台好戏。”主持人预告节目的间隙,郑州市中原区大岗刘乡李江沟村的王宝亮开心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活动是郑州市的一项大型文化惠民工程,该活动自2011年启动以来,一直坚持“政府买单、院团演出、群众受惠”,即由政府采购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国有文艺表演团体承担演出,广大人民群众免费观看。2011年,此项活动共演出1000场,得到群众交口称赞,2012年又将开展1000场专业演出。
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局长李宪敏告诉记者:“今年安排的演出内容不但有郑州市专业戏曲文艺院团的传统经典剧目,还包括各院团新创作品,譬如由郑州歌舞剧院和市豫剧院创作并在2011年获得多项大奖的舞剧《水月洛神》、豫剧《斗笠县令》,另外还有郑州市动漫协会组织的动漫展演等,节目丰富多彩,很有吸引力。”
绿城广场上,观看演出的不但有耄耋老人,也有孩子们,这是一个没有年龄界限的群众文化广场。刚刚学会走路的一岁零四个月的乐乐,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穿着漂亮服装的阿姨,伴随着《水月洛神》音乐的响起,小家伙也高兴得手舞足蹈,不时地扭动着小身板。
“下面有请来自郑州市曲剧团的优秀青年演员田冠军和张娜,为大家带来曲剧《屠夫状元》‘定情’选段。”主持人的报幕声刚落地,演员们就用精湛的演技和唱功演绎起这一经典选段,观众席里顷刻间乐开了花,大家纷纷议论道:“田冠军是不是演过《卷席筒》和《柜中缘》的那个淘气丑角?他的形象可可爱了,太招人喜欢了,我就喜欢看他的戏。”“就是他,你别看人家年轻,演得还真不赖!”
“现在天气不冷不热,等到七八月份,我们还要穿厚厚的戏服,那跟穿个保暖服似的。但是能为老百姓带去欢乐,我们也挺知足的。”在后台正忙着换装的田冠军告诉记者。
据介绍,2011年“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千场演出,郑州市曲剧团承担了100场。为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惠民演出任务,该团专门召开专题业务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刚刚被任命为郑州市曲剧团业务副团长的杨伟龙,不但要以演员的身份参与演出,还要负责从装台备演到演完拆台的每一项工作,虽然数次因身体原因感到不适,但台前幕后总有他忙碌的身影。
郑州市曲剧团工作人员的忙碌只是2011郑州市文艺工作者文化惠民的一个缩影。荥阳市豫剧团全体演职员也曾不顾恶劣天气条件,坚持下乡到田间地头演出,在演出高峰期,节假日也不休息。新郑市豫剧团也自编自排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小戏,深入基层用心演出。
“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活动盘活了当地的文艺院团,文艺院团得到了锻炼、有了收益,群众则轻松享受到了文化发展成果。新密市超化镇任沟村的一位阿姨说:“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总觉着少点什么,看了政府组织的演出才知道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希望这样的活动和演出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多!”
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力争把“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做成文化惠民工作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