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关于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的精神,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一批试点城市,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郑州市作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6月8日在市政府四楼视频会议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由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柴丹主持,郑州市文广新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许凤鸣作新闻发布,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东出席发布会。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调研员王道远,市财政局副局长陈志钢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各县(市)区、市直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参加了发布会。中央、省驻郑媒体和市新闻单位1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许凤鸣发布了郑州市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试点模式、试点范围、试点单位界定、试点进度计划和试点筹备情况。试点工作由郑州市文广新局承办,从即日起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试点范围覆盖航空港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4个开发区和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6个市辖区。郑州市试点模式:以“消费文化·品味生活”为主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文化惠民”的原则,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郑州市文化消费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文化消费服务。主要采取“评价积分激励消费和文化消费补贴”两种方式。具体来说,“评价积分激励消费”采取鼓励居民前往公共文化场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机APP)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进行评价。签到、分享、评价均可获相应积分。凭积分兑换电子券,到试点文化企业抵用现金消费,享受文化消费补贴,此种方式既提升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又刺激自主文化消费。“文化消费补贴”采取对居民文化消费支出金额,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财政补贴。使用绿城通卡、手机绿城通、手机APP进行刷卡消费,实现补贴发放。从而降低文化产品价格,拉动文化消费。参加试点的公益性公共文化场馆17家,包括郑州图书馆、郑州美术馆、郑州文化馆3家市级文化场馆,中原区图书馆、中原区文化馆、二七区图书馆、二七区文化馆、金水区图书馆、金水区文化馆、管城回族区图书馆、管城回族区文化馆、惠济区图书馆、惠济区文化馆、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图书馆、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馆、上街区图书馆、上街区文化馆14家区级文化场馆。参加试点的文化企业105家,包括书店70家,电影院20家,演出场所10家,演出经纪机构5家。图书、电影、文化艺术活动等文化消费补贴比率如下:购买书籍的补贴比例为消费金额的10%。看电影补贴比例为国产影片协议价的10%。看演出补贴比例为演出普通票价的30%。演出经纪机构实行以奖代补,成功组织国家级专业院团的文艺演出活动一次补贴50万元,组织获国家级专业奖项的文艺演出活动一次补贴30万元。2017年市财政安排2500万文化消费试点专项资金。郑州文化消费综合信息平台及宣传项目,计划今年9月建成验收,10月投入试运行。
刘东在发布会上指出,重点把握好文化消费试点重要环节,一是建好平台,打好文化消费试点基础,二是强化引导,丰富文化服务产品项目,三是优化配置,做大做强文化消费试点企业。此次试点工作,将促进文化消费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联通了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互促渠道,把财政资金直接补贴给文化消费的城乡居民,引导和扩大文化消费,实现文化惠民。(来源: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