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1月19日,吉林省文化厅召开全体干部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会议认为,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全省文化工作者要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着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是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硬件方面:一是抓好省、市(州)、县(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等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建设;二是坚持建设、管理、使用相结合原则,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软件方面:一是抓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二是抓“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
二是着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按照“加快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目标,坚持从吉林省文化产业基础条件和特色文化资源实际状况出发,抢抓战略机遇,积极引导、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动漫、网游等新兴文化产业,松花石特色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是着力促进舞台艺术繁荣。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推动转企改制文艺院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面向市场求发展,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积极推动保留事业体制文艺院团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激活内在动力,为文化传承和舞台艺术繁荣做出更大贡献。积极推动舞台形态由单纯伴舞伴唱,转向伴舞与原创并重;发展取向由侧重社会效益,转为“两个效益”并重;发展空间由只重视省内、国内市场,转向国内、国际市场并重。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切实做好“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培育舞台艺术的土壤,发掘乡土间的艺术灵感,创作更多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舞台艺术精品。
四是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围绕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工作,深化大遗址保护工作;重视具有吉林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充分挖掘重要边疆省份文物价值内涵,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吉林省知名文物品牌;加强文物保护项目及工程管理,提高文化遗产保护与科研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民生;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整理、出版普查成果,健全国家、省、市、县级名录体系,加强非物质传承人命名和保护。
五是着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紧紧围绕长白山文化建设、人参产业、松花石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提升这些产业、产品的文化内涵;主动配合全省重大经济活动,为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发挥文化系统比较优势,探索实践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形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文化人的独特贡献。(来源:吉林省文化厅)
上一篇: 吉林省举办第五届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 |
下一篇: 吉林省连续四年送戏下乡一万五千余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