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一、聚合产业链条,培育产业发展主体。完成绵阳市所有国有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企改制,设立500万元的市级文化产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在四川省率先成立市级文化产业促进会,吸纳文化产业相关行业代表性企业500余家,搭建链接政府和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大力扶持长虹等5家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集团,培育长虹、九洲、湖山、太古、古羌传奇、126、小雅书房、北川绣娘等8个本土文化产业品牌。预计全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到1590余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增加值63亿元。二、整合重大项目,打造产业发展集群。充实完善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征集入库总投资达300亿元项目20余个,加快推进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建设,加紧实施总投资约82亿元的8个产业项目,年内力争完成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21%。三、融合文化业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将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业、旅游产业发展,以及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全年实现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15%。(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文化局)
上一篇: 四川绵阳“四个推进”打造文化强市 |
下一篇: 推动成都市文化志愿者服务全域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