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文广新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文艺创作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聚焦“中国梦”、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主题,扶持新创现代京剧《邓恩铭》等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和小剧场歌剧《闵子骞》等小型舞台艺术作品,加工提升舞剧《风筝》等重点剧目。市曲艺团跨界融合舞台剧《孔子说·说孔子》、山东琴书《曹鼐不可》和市美术馆摄影创作《能量 能量 能量》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话剧《茶壶就是喝茶的》通过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15—2016年度初选剧目验收,并入选山东省推荐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剧目;京剧《邓恩铭》入选2016年山东省重点选题创作作品和山东省庆祝建党95周年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
二是演出市场不断开拓。联合举办了第三届泉荷奖济南市优秀青年演员艺术比赛,参赛范围扩大到全市专业演员,搭建起优秀青年演员健康成长的艺术平台,活跃了全市艺术创作演出市场。市杂技团与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进行合作演出,并分两批赴美国布兰森市粉墨剧场驻场演出以及在美国15个州35个城市进行巡回演出。市儿童艺术剧院赴新疆开展“情系新疆万里行”优秀剧目巡演活动,行程4万多公里,举办公益演出96场,惠及8万余名少年儿童。市歌舞剧院和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共同运作舞剧《风筝》在省内巡演,市京剧院和市吕剧院在趵突泉公园、宽厚里等旅游景点定点演出。启动了“泉城大舞台”城市惠民演出季第一季演出活动,市属6家艺术院团集中以周末时间,在群星剧场、省会大剧院等场所演出60余场。组织举办第三届“相约大剧院·欢乐满泉城”济南市文化艺术惠民展演,排定24项36场演出。上半年,市属6家艺术院团完成各类演出1133场,实现收入677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戏曲传承有效推进。成立全市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济南市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已普查山东梆子、柳子戏、五音戏等剧种11个,院团68个。组织开展的“济南市知名艺术家优秀作品数字化整理工程”,整理收集29位已退休老艺术家的17个剧目、14个专辑、26个节目。(来源: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