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8月24日,文教结合·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与上海大学“非遗进MBA课堂”课程合作启动仪式暨专题论坛在上海大学MBA中心举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与上海大学在文教结合·非遗校园传播项目上将精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质课程推送至上海大学,古琴艺术、海派紫砂艺术、昆曲艺术、中国传统服饰等一系列项目将作为文化艺术管理课程,陆续走进上海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MBA)课堂。
一、先行先试,非遗进校园首选MBA课堂
文教结合是上海市政府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与上海大学进行全面合作,非遗进大学课堂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双方反复论证,首选该校MBA课堂作为非遗进校园的“试水区”。该校MBA学员主要来自各行各业的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中青年骨干,年龄在30岁左右,具有较好的学历背景和知识结构。非遗进入MBA课堂,对于增强和提升工商管理骨干和精英的文化积淀和文化自觉,引导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对加强保护传统文化的社会思考,鼓励更多企业和法人主体主动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二、反响热烈,学校学生项目三方受益
从首日的“传统文化与教育”专题论坛和非遗课程看,非遗首次进入MBA课堂反响热烈,学员对传统文化兴趣强烈,课堂氛围活跃。学校通过精心编排,将各类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与工商政策、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税务等企业管理内容中有机结合,大大丰富了课程内容,提升了文化含量;学员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素养,并有效拓展潜在的业务发展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则不但藉此得到宣传推广,其中的不少项目还将获得市场开拓和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三、密切合作,非遗文教结合项目将陆续推出
下阶段,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将继续与教育部门合作,在文教结合的总体规划下,陆续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播项目。一是由点及面。在松江区、杨浦区等高校集聚区域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专题展演、展示和讲座活动,进一步扩大校园传播范围。二是做深做实。编写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生读本,推动非遗教育从娃娃抓起;与高校合作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在大学生中培养专业人才;与职业学校共同开设青年传承人培训班等。三是惠及市民。文教结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项目将进入2015年市民文化节“市民工艺美术趣味营”、市民文化读本等项目中,让更多市民共享传统文化保护成果。(来源: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上一篇: 上海图书馆积极开展上海书展各项活动 |
下一篇: 上海图书馆推出外文图书“一卡通”外借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