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西藏
西藏
西藏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取得积极成效
发布时间:2017-06-19 10:50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7-06-19

  2017年6月10日,是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大力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果,让社会各界了解、认识西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提高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自觉参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识,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教育厅、新闻出版广电局、住建厅、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匠心筑梦——西藏传统手工艺展”“西藏农耕文化展”“非遗进校园”等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取得积极成效。活动本着“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宗旨,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

  一、隆重简朴,启动有序

  6月10日上午10时,自治区文化厅等主办单位在宗角禄康公园举办了简短而隆重的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和自治区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西藏非遗专家委员会代表、传承人代表、媒体和主、承办单位的干部职工代表及社区群众等5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治中主持仪式。

  仪式上,宣读了第二批自治区非遗“十佳传承人”和自治区非遗专家委员会增补专家委员会名单,举办了非遗歌舞专场演出,演出包括格萨尔说唱、朗玛堆谐、山南卓舞等集歌舞、说唱为一体的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节目。

  同时各主办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在宗角禄康公园设立了宣传展板30余面,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用文字、图片的形式立体展现十八大以来西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让全社会直观了解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

  二、特色展示,精彩纷呈

  6月10日,由自治区文化厅安排,自治区群众文化艺术馆(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具体实施,举办了“匠心筑梦——西藏传统手工艺展”和“西藏农耕文化展”。手工艺展组织西藏传统编织、金属锻造、藏香藏纸、木刻玉雕等非遗传统工艺类30余家项目保护单位,对1300多件展品进行展销。此展览充分体现了自治区文化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进一步增强了西藏传统工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群众增收,助力精准扶贫。农耕文化展以2012年西藏启动的“西藏农耕文化抢救性记录工程”为基础,对一年四季农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与之相关的工具摆设、节庆礼仪等相关实物700余件进行陈列展示,展示活动持续至15日。这是西藏开展抢救性记录工程的重要成果体现,也是城镇化背景下深化西藏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

  三、融入校园,反响良好

  6月10日下午,主办单位在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全校200余名师生参加。宣传活动上,各主办单位通过设立宣传展板、发放文化和自然遗产相关宣传资料、举办非遗歌舞演出等活动,让广大学生近距离感知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文化认同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拓宽文化遗产后备人才培养途径,从而推进西藏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和发展。

  四、精彩藏戏,氛围浓厚

  6月10日至6月11日,在宗角禄康公园,由拉萨市文化局组织措美民间藏戏队演出了藏戏开场戏及八大藏戏之《智美更登》等剧目,观看演出的群众达600余人次,起到了展示保护成果、锻炼民间队伍、活跃节日气氛的作用。

  2017年庆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展览展示展演活动圆满落幕,达到了预期效果,宣传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切实加大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力度,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来源:西藏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