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百期纪念暨博物馆学术建设与馆刊编辑座谈会”在我馆召开。
12月3日至4日,国家博物馆召开“《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百期纪念暨博物馆学术建设与馆刊编辑座谈会”。来自文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考古分社、故宫出版社、天津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西安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等单位,以及《文物》、《考古》、《故宫博物院院刊》、《紫禁城》、《北京文博》、《中国钱币》、《考古与文物》、《中原文物》、《华夏考古》、《内蒙古文物考古》、《东南文化》、《江汉考古》、《四川文物》、《博物馆学刊》、《上海文博》、《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文物研究》、《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等编辑部的29位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由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主持,馆长吕章申在会上致辞,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副馆长董琦,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王宏钧,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孔祥星,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马英民,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执行主编王冠英,原《中国历史文物》副主编高世瑜,老专家代表孙机以及部分馆刊编辑部离、退休人员出席会议并作重要发言。
吕章申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国博馆刊的百期发展历程,他指出这次会议是国家博物馆百年纪念活动的内容之一,馆刊作为国家博物馆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应当显示新形势下国家博物馆提出的办馆目标、方针和功能定位。学术期刊不仅对学术繁荣负有重要的学术责任,也是社会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博物馆学术建设与馆刊编辑座谈会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董琦在讲话中重申了国博馆刊的办刊宗旨,即通过办刊开拓学术视野,加强学术交流,培养学术人才。
与会代表对《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同时还相互交流办刊经验,探讨文博期刊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就刊物的社会责任、学术刊物的定位、博物馆刊物的定位、刊物的学术品位、学术刊物在学术中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刊物的创新意识、如何办好地方刊物和特色栏目、编辑出版规范、编辑队伍建设、如何提升学术刊物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代表们还讨论并通过设立中国博物馆学会下属刊物工作委员会的倡议。
座谈会结束后,与会代表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上一篇: 纳米比亚青年、体育和文化部长卡泽南博先生访问国家博物馆 |
下一篇: 南图阅读节开展《西游记》引读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