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5年1月11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王晓鹰执导的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代表作品《萨勒姆的女巫》在国家话剧院上演。这部戏曾在2002年引发如潮热议,时隔十年后主演张秋歌、佘南南、于洋、王卫国、王颢桦再度原班人马呈现舞台,此次青年演员江佳奇加盟其中,新版将于1月14日至18日受邀登陆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图为剧照。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 马思伟 摄
图为剧照。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 马思伟 摄
时隔十年,《萨勒姆的女巫》经典重来,依然以原班阵容再现舞台。当年就担任主演的张秋歌,如今已两鬓斑白;当年在戏中扮演小女巫的一拨年轻女演员,如今几乎都当了妈妈……而今,大家再次团聚在《萨勒姆的女巫》剧组,都把自己更多的人生感悟和生命经验融入到了这部极具份量的作品当中。而王晓鹰导演回顾当年创排这部名剧的经历,以及如今再看这部的感受,也是感慨良多:“从去年开始,我们中国国家话剧院周予援院长推出了‘保留剧目制’,把我们国家话剧院曾经演过的,包括我们国家话剧院组建之前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的经典剧目都重新排起,让这一个个剧目组成的发展轨迹不仅是在图片里、资料介绍里出现,更要立在舞台上。之前复排了《纪念碑》,《死无葬身之地》,现在是《萨勒姆的女巫》。这个戏非常值得恢复。”
王晓鹰谈及演员时表示:“他们多了十年的时间和阅历,他们这一次把十年都化在这些角色上了,这是这个戏这次复排的唯一不同。”而对于全剧的把握和导演手法的处理,王晓鹰这次没有做太大改动,在他看来这个戏从二度创作的角度已经做得相当的极致,舞台的表达也非常的强烈,思想深度特别是感情的冲击力,都有非常好的舞台效果。
阿瑟·米勒是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师之一,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而他创作的《萨勒姆的女巫》更成为他一生创作的代表和巅峰。该剧取材于17世纪一个真实的案子——“萨勒姆女巫案”,美国还建立了专门的“萨勒姆女巫纪念馆”,希望后人记住这段教训。该剧英文原名为《The Crucible》,有人将其译为《炼狱》。Crucible一词,原意为“坩埚”,是一种用陶土或石墨制成的耐火容器,可以将金属或其他物质放入其中高温加热,寓意严酷的考验。剧中的每个角色都隐喻着某种金属,接受着周围环境和高温的考验。那些拥有超越死亡的道德的人物,例如约翰·普罗克托和瑞贝卡诺斯寓指拒绝融化的物质。同时“Crucible”还是一种文学技巧,指角色被安排在一个无法逃脱的情景中,被迫去面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