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国图成立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2-08-20 14: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8-20

    中国文化报记者屈菡报道:为了全面整理和研究中国边疆问题文献资料,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防建设、外交政策文献信息支撑和保障能力,日前,“国家图书馆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据介绍,国家图书馆建馆百年来多次承担并完成有关我国边疆的重要专题文献咨询服务任务。国立北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于1932年受当时政府参谋本部及国防设计委员会委托,完成《中国边疆史籍录》的整理和编辑;1933年法国侵占我南沙群岛九小岛事件发生后,又及时为当时的外交部提供相关舆图资料等。新中国成立后,为配合勘界谈判,国家图书馆及时编辑《中国边界目录》并提供相关文献,供决策参考;2000年以来,国家图书馆又多次接受委托,对馆藏古籍善本、舆图、地方志、民国时期文献等进行认真梳理,为中央领导同志、党政军有关部门提供有关钓鱼岛和南海等问题的文献资料,并整理形成多种相关专题资料汇编,提供有关方面参阅。

    国家图书馆对边疆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是国家总书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图书馆拥有3000余万册件的藏品,其中外文文献约占40%,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中国边疆问题研究的重要文献基础。国家图书馆还与全国558家文献信息提供单位建立馆际互借关系,与117个国家和地区的557家机构开展文献交换合作,为全面收集国内外中国边疆相关史料和研究文献提供了更多渠道。“国家图书馆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将以馆藏文献为依托,全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加快文献整理,加强专题文献研究,更好地为我国国防和外交大局服务。

    “国家图书馆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我国边疆文献资料的全面入藏、开发、建设和服务,履行相关职责。首先是结合国家图书馆已经开展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和民国文献保护计划,全面普查海内外中国边疆相关史料和研究文献,按照“统一计划、分步骤实施、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开展文献整理、研究和数字化建设与服务工作;其次是了解边疆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关注海内外关于中国边疆问题研究的热点和成果,为国家立法与决策机构提供文献参考和信息咨询;还将加强并促进与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边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