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歌剧舞剧院
中国歌剧舞剧院
着力创排优秀剧目 中国歌剧舞剧院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13-03-18 09:31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3-03-18

  2012年12月——2013年2月,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演出业绩又一次令全院上下兴奋不已,也再次受到业内的瞩目:歌舞剧、音乐会、歌舞晚会……演出场次达72场,总收入达2061万元,足迹遍布全国33个城市。

  面对歌剧艺术走入困境的全球性问题,做为以创排民族歌剧舞剧为己任的国家级院团,中国歌剧舞剧院领导勇于面对现实,确立了“以歌舞晚会带来的收益盘活歌剧舞剧”的经营方针,通过目前观众广泛接受的演出形式锻炼队伍、积累资金。

  依照确定的经营方针,剧院先后创排了《四季情韵》《天边的祝福》等大型歌舞晚会;《岁月如歌》民族音乐会、《经典电影歌曲》视听交响音乐会等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剧院的演出收入连年递增,2012年全年总收入达1.087亿元,2013年开年又再一次呈现出可喜的趋势。元旦春节商演黄金时段,全院演职人员没有休息日,不是在演出,就是在去演出的路上,辛苦、敬业、奉献的同时也锻炼了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在这72场演出中,歌舞晚会28场、音乐会37场,演出收入1741万元,可见创新的理念加有效的管理是取得成绩的关键。

  剧院拥有懂艺术、会经营、善管理、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演出时亲自指挥,每场演出都观察观众反映,演出后召开主创人员工作会议研究修改内容,在院领导的带动下全院上下始终处于积极备战状态;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把演员捧在手心里”是院领导的要求,大胆启用新人,绝不论资排辈,公平公正的氛围使演职人员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剧院各部门之间形成了团结协作,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工作氛围。

  面对各界的好评,院领导居安思危,多次强调“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在艺术的追求上要做到精益求精,绝不可短斤缺两,要“鸡蛋里挑骨头”,在社会诚信缺失的当下,保持艺术家的良心,狠抓演出质量,即使演出再多,演员们始终要把最佳的状态展现在舞台上,对得起观众的期待,艺术的高标准始终体现国家院团的实力。

  在国家大剧院、保利、世纪剧院等各大剧场的工作人员有一个共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演出与众不同,观众没有中途退场的现象,每一个节目都是那么有吸引力。上海大剧院的工作人员说:“上海的观众很挑剔的,你们的节目真的很抓人。”国家大剧院的工作人员说:“从来没见过观众如此热情,谢幕掌声长达十几分钟,你们的演出太精彩了。”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坚持人民为主的文艺创作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增强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国家艺术院团在引领健康文化消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及大众审美品位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先决条件是我们的作品要有吸引力,才能引导消费。

  2013年将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剧目创作的丰收年,中国歌剧舞剧院将在文化部党组的领导下,进一步实践以“歌舞晚会的收益盘活歌剧舞剧创作”的理念,民族歌剧《苏武》《鸿雁》、舞剧《孔子》、音乐剧《魔幻阿凡提》、歌舞晚会《一路风情嘉年华》等五个剧目已进入全面创作阶段,剧院的创作始终遵循“三贴近”原则,充分发挥国家级院团的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2013年5月起,新创剧目将陆续呈现给观众。优秀的作品是艺术院团的立身之本,中国歌剧舞剧院将继续尽全力将这几部作品打造成具有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健康文化消费的引导对于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大众审美品位的追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身为国家级艺术院团,要有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更要有担当责任的能力。公益演出始终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工作的重中之重,2013年已是剧院承办“三下乡”演出启动仪式的第三个年头了,3月底,百余人的演出团队将奔赴安徽省马鞍山市为当地的工人、农民带去高水平的演出。今年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也已提上日程,五月正式启动,为六个城市二十六所大学的师生们近距离诠释国家级水准的艺术。

  国家级艺术院团也同时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任。新年伊始,剧院便接到新加坡、乌兹别克斯坦、泰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邀请,演歌会《新镜花水月》、歌舞晚会《四季情韵》、音乐会等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成为国际演出市场关注的焦点,让我们看到了大型民族艺术作品登上国际舞台的曙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抓住难得的机遇,让世界了解今天的中国,让中国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奋斗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文化部领导的关怀下,剧院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艺术上精益求精、做事上务实低调依然是剧院秉承的风格。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院团,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中国歌剧舞剧院正踏实前行,将已经取得的成绩负责任地发展、传承下去。(来源:中国歌剧舞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