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和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主办的“文化暖心”——慰问首都外来务工人员和老年人专场演出10月8日晚在京举行,来自建筑、装潢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以及老年大学和社区老年人团体的老年人共计近千人现场观看了中国歌剧舞剧院2017年重点创作剧目民族舞剧《李白》。演出结束后,外来务工人员及老年人代表还受邀参观了天桥艺术中心及演出后台。
首部舞剧《李白》 深挖经典 弘民族文化
在中国,李白是当之无愧的“全民诗人”,他的诗每一个人都会念,更是每个人生命记忆的一部分,如同我们民族的精神密码。他的形象在话剧、音乐剧、歌剧、戏曲各种舞台形式中激发着艺术家的灵感,然而在舞剧领域却尚属空白,中国歌剧舞剧院带来的舞剧《李白》,则是内地首版。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舞剧,《李白》的创作集结了当今舞坛的一流团队。谈及该剧创作,各位主创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其“双面性”。编剧江东表示:“希望通过李白在‘入世’与‘出世’上的权衡与抉择,揭示其在家国情怀和寄情山水之间的心里挣扎。”舞美设计任冬生则从盛唐时期的建筑及装饰中提取出了黑金配色的概念,结合李白的书法以及唐五代时期的山水画重新结构了舞台装置,如同是李白一生中充满矛盾的世俗与诗意。
现实、梦境两相交错 探索诗化的精神世界
舞剧《李白》以“现实”和“梦境”两种环境交错并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创意性的采取了倒叙的结构,以李白晚年兵败被发配夜郎为切入点展开其人生回忆,选取了李白人生中的几个主要节点,分别以“月夜思”“仗剑梦”“金銮别”“九天阔”“鹏捉月”为题进行铺陈,徐徐展开李白在“道”与“势”之间挣扎徘徊的一生。令观众既能领略大唐宫廷的华美,亦能体验驰骋沙场的紧张,同时还能在李白寄情山水的情怀中感受其内心世界的孤独与广大。
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对李白的诗句,特别是其中对乐舞的描述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最终采用了一种带有韵律的诗意化的肢体语言进行呈现。担纲该剧舞蹈总监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许宁说:“我们采用古典舞的语汇及现代的美学显现方式,将文字转化为肢体语言的舞蹈,使之具有时代感并浑然天成。”
同时该剧更是对李白精神世界的一次致敬,这其中既有“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热情、“请君为我倾耳听”才情,亦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该剧导演、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编导韩宝全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李白身上所具有的胸怀天下的情怀、爱国的热忱、报国的激情来表达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盛唐精神’。”
上一篇: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2018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侧记 |
下一篇: 舞剧《李白》即将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