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金秋十月,波兰华沙国家民俗博物馆迎来了一抹“中国红”。巨幅的展览海报、绚丽的展厅色彩、丰富多姿的作品,为这座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建筑增添了浓郁的中国风情。波兰当地时间10月24日18时,“万相生辉——中国美术馆藏面具、木偶、皮影艺术珍品展”作为中波建交65周年的重要文化交流项目之一,在波兰华沙国家民俗博物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与波兰华沙国家民俗博物馆共同主办,在为期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展览向欧洲公众展示230余组、530多件面具、木偶、皮影艺术珍品,尽显中国独特而深厚的传统文化。
本次展览以“万相生辉”为主题,意在透过这些造型丰富且独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作品,从一个侧面介绍中国民间戏曲的历史与文化。展览按照脸谱、面具、木偶、皮影等不同的艺术品类,组成了“粉墨神采”、“傩仪古韵”、“指掌乾坤”、“影戏千年”四个篇章。作品内容从宗教到民俗、从京剧到地方剧种,从历史典故到民间传说、神话人物,极为丰富。
开幕式上,中国驻波兰大使徐坚、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马书林、华沙民俗博物馆馆长切·泽夫斯基先后致辞,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参赞吴光以及波兰文化和国家遗产部、密茨凯维奇学院的代表以及波兰各界人士等上百人出席。
徐坚大使说:“在中波两国人民的交往中,文化交流对沟通彼此心灵、增进相互了解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是中波建交65周年,这个展览为波兰民众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精彩平台。这次展出的中国珍贵的民间艺术品全部来自中国美术馆的馆藏,其中很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说,这个展览既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次“文化盛宴”,是近些年在波兰规模最大、展品数量最多、最能代表中国文化面貌的优秀展览。中国美术馆在中波两国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马书林介绍说,此次展出的作品是从中国美术馆收藏的6万余件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中精选而出,最远时期的作品是明代的木偶头,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最大的京剧脸谱高达3.25米,十分震撼。“在中国有句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通过这个展览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世间万象、忠奸善恶、喜怒哀乐,主要反映中国文化中乐观、善良的品性,展览充分体现出中国风格、中国精神,艺术作品追求真、善、美,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传达中国文化里真、善、美的文化思想。近年来,中国美术馆的面具、木偶、皮影等艺术珍品曾赴捷克、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展出,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相信这次的展览也一定会受到波兰观众的喜爱。”
华沙国家民俗博物馆馆长切·泽夫斯基表示,此次展览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通过展览可以了解中国几千年古老的文化和传统,相信展览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为加强中波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国美术馆携手波兰华沙民俗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二个互换交流展,除这次开幕的“万相生辉”外,波兰华沙民俗博物馆还将于2015年7月至9月携“波兰民族舞蹈服饰展”到中国美术馆来展。开幕式上,双方馆长都对明年的展览给予了期许和祝福,并希望今后能够开展更多的合作。
展览开幕式吸引了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十余家重要媒体竞相报道。开幕式结束后,展览迎来了第一批观众。很多观众是通过网络和电视看到了展览的消息,甚至特意从外地赶到华沙看展。儿童观众对展厅中的木偶和皮影戏视频格外感兴趣,并在互动区舞动各种皮影道具,体验皮影表演的乐趣。
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3月1日,展出期间,中国美术馆还推出有精美画册,以中、英、波三种语言,图文并茂的呈现出展览精粹。 (来源:中国美术馆)
.
上一篇: 中国美术馆好展连台 |
下一篇: “小平的足迹——漓江画派走进百色美术作品展”启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