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多种方式宣传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
发布时间:2012-02-20 08: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2-20

    中国文化报记者屈菡报道:今年上半年,文化部将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这一主题,借助主流媒体,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全面、系统、深入地宣传十七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以及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的新举措、取得的新成效,用实际工作成绩回答和阐释六中全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

    对于十七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各主流媒体高度关注。近日,在文化部召开的“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宣传报道座谈会”上,中宣部有关负责同志及各媒体单位根据文化部拟定的《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宣传报道方案(讨论稿)》,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并结合自身特点就如何开展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宣传报道建言献策。

    在报道的总体布局上,中宣部新闻局新闻三处处长申展利建议,把此次文化建设成就宣传报道与中宣部的新闻宣传工作重点紧密结合起来。她表示,今年中宣部新闻宣传的主线将围绕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十八大以来展开。宣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现在开始到两会前后,主要围绕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民生领域的一些热点展开;第二阶段是两会后到“五一”,将掀起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第三阶段是“五一”之后,将全面启动迎接十八大的宣传报道。

    在宣传报道的统筹策划上,与会者也提出了宝贵意见。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关心国表示,做好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宣传报道要统筹安排,在内容上既要有典型事例,也要有典型人物;在形式上既要有深度长篇综述,也要有短篇佳作。光明日报社文艺部主任彭程认为,应重视系列报道的策划。他建议文化部应就文化建设成就宣传报道的阶段和重点,与媒体进行充分沟通,并上升到媒体的整体策划层面。中国新闻社副总编张明新表示,除了通过事实说话、通过故事说话、通过人物说话,还有一点是通过专家来说话。他建议成立一个文化领域的专家库,一起做好文化建设成就宣传报道的这篇大文章。

    在宣传报道的呈现形式方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职编委李文祥结合广播的特点表示,宣传报道第一要做到及时性,强调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二是持续性,强调滚动新闻,形成声势,形成舆论;第三是公信力,强调用多种手段来加强深度报道;此外,还有鲜活性、生动性。他表示,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就的宣传大部分是静态的,媒体要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变成鲜活的、有立体感的报道。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副主任任永蔚表示,央视会通过“走转改”活动的开展,多寻找一些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感人事迹,把基层文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展现出来。

    在对外宣传方面,中央外宣办一局调研员詹安玲建议,应开展针对境外媒体的舆情搜集,了解国外媒体对我国文化活动的反应,以提高对外宣传的针对性。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尹力表示,要借助不同媒体的不同功能发出不同声音,加强国际传播的力度,使海外举办文化活动的影响力从局部扩大到更广的范围。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助理刘式南也表示,对外宣传要考虑外国受众的接受方式,应多反映基层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让国外通过普通人了解我国的文化发展状况。他建议组织一些在中国的外媒记者开展国内采访,比如,把农村红红火火的文化生活展示出来,同时也要多团结一些西方主流社会的高端人士,通过他们来传达事实,力求更有说服力。

    在落实和开展宣传报道的具体措施上,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表示,中国文化报社围绕文化部的中心工作已经陆续开展了三大板块的宣传报道,分别是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地方文化建设的情况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在海外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接下来,中国文化报社还将开展两项重要活动,一是本月底在北京启动的“公共文化基层行”中央媒体宣传报道活动;二是组织采访小组对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对在海外开展的中国文化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