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王列生研究员从文化自信的定义、文化自信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文化自信对于中国社会建设的意义价值和文化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方向四个方面系统地谈到了文化自信的各项理论和实践问题。
王列生同志谈到,文化自信是一个精神层面的大概念,追求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根。在处理文化自信问题上,需要抵制文化自恋,有选择性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中优秀的一面,摒弃中华文明中与现代社会相抵制和冲突的封建残渣,要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和辩证法下做好甄别。文化自信也不是文化自拟,中华文明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存在于人民大众之中,不能用精英思想代替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文化自信也不是文化自闭,只有文化开放,在最大程度上汲取全世界所有文明的优秀文化养分,才能在创新中发展,提升中华文明的世界竞争力。
在文化自信的意义和价值方面,王列生谈到了文化自信和社会正气之间的关系。文化自信关系到我党自我净化自我升华的外部大环境,关系到社会精神家园的重新建构,关系到现代中国公民的完整人格建设。我们应坚持文化自信,体现中国的时代精神气质,成为世界文明精神场域的建构者。
在文化自信建设方面,王列生同志提到要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观,让文化民意主导文化建设,并让文化普惠大众,让全社会都享受到最大限度的文化公平,让每个人都有文化获得感。同时,要贯彻十八大精神,建设现代化的文化治理体系和文化治理能力,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利用科学技术加速文化普及和推广。
在听取了王列生同志的演讲之后,广大党员厘清了文化自信的概念和定义,对于文化自信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加深了广大党员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的意识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