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 觀點熱評
觀點熱評
周思源:增強文化軟實力 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台階
發布時間:2017-11-29 09:05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7-11-29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新時代賦予文化建設新的使命和內容,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文化建設必然成為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以其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偉大夢想的實現。

    文化繁榮興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內核和根本標志,強大的文化支撐是開創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可靠保證。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繁榮興盛的文化提供思想保障、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為己任,不斷滿足人民對更美好生活的需求,促進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讓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豐富、基本文化權益保障更充分﹔要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弘揚社會正能量﹔推動活躍思維,激發民族創造活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抵制西方意識形態滲透,在文化思潮碰撞中保持中華文化的獨特個性。

    推進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確立中華文化在全球文化版圖中的重要地位。當今時代,國家核心競爭力中的文化因素越來越突出,擁有強大的文化軟實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贏得主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文化繁榮興盛也是一個國家最深沉的軟實力。繁榮興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可以擴大中國文化的對外影響,提升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價值體系中的地位。

    文化強省是治蜀興川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巴山蜀水,人杰地靈。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四川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孕育了綿長燦爛的巴蜀文化,其中一些文化元素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標志性符號,比如太陽神鳥成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志,三星堆文明成為中華文明多樣性起源的重要證據,顯示著四川文明在中華文明歷史中的獨特地位。四川省委在推進治蜀興川戰略創新發展、謀劃“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時,堅持把文化強省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不斷推進四川文化繁榮興盛,並在四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再次明確了文化繁榮發展再上新台階的工作目標。

    推動四川文化繁榮興盛,具有充足的客觀條件。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和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以及貿易、資本流通極速變化的時代,一個地區的產業發展已經打破了一、二、三產業遞進發展的規律。中西部地區可以因地制宜,發揮後發優勢,直接跨越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文化旅游產業。四川堅持把文化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其在創造就業、穩定增長中的積極作用,文化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已成為四川經濟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有生力量。2016年,文化產業佔四川GDP比重為4.2%,逐步成長為支柱性產業。

    推動四川文化繁榮興盛,就是要把十九大精神貫穿到四川文化建設的具體實踐之中。一是牢固樹立文化自信和責任意識。我們要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對國家和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保持應有的禮敬和自豪。同時也必須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擔當精神,敢於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二是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緊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規劃四川文化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同時,進一步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不論是文化事業還是文化產業,不論是公共文化還是藝術創作,都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三是堅持正確的創作導向,強化藝術生產。努力提升全省文藝創作水平,完善文藝創作機制,多出精品力作,讓人民群眾享受到高質量的文化精神產品。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文化惠民更富有成效。全面推動落實共享文化發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管理服務標准化,填平補齊服務短板,推動區域間、城鄉間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協調發展。五是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讓文化產業如期成為全省支柱產業。六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巴蜀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加快巴蜀文化傳承創新體系建設,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水平,保護四川文化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七是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合作,講好中國故事四川篇章。借力“歡樂春節”品牌和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平台,推動四川文化“走出去”﹔以貿易基地和行業協會助推文化貿易加速發展﹔繼續深化對港澳台文化工作。

    (作者系四川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