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18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談文化 > 熱點新聞
熱點新聞
鄉村文化振興, 繪就美麗中國幸福民生的壯麗畫卷(二)
發布時間:2018-03-19 10:2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8-03-19

陝西渭南市牒吳村:文化締造美麗鄉村

  中國文化報駐陝西記者任學武報道:走進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牒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條條寬闊整潔的道路,一座座錯落有致的亮麗院落,以及農家院牆上那一幅幅圖文並茂的民俗典故……“這幾年,村民富了,村庄美了,鄉風文明也提升了。”牒吳村黨支部書記孟克儉說。

  孟克儉自上世紀80年代就進入牒吳村村委會,是牒吳村舊貌換新顏的見證者。孟克儉說,該村利用天然優勢,全力打造“中國葡萄之鄉”,並依托“三賢故裡”的文化資源,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累計投資3000余萬元,硬化了村巷道,建設了村民活動廣場和公園,策劃實施了關中文化博物苑項目。通過鼓勵發展農耕體驗園、農家樂等鄉村旅游產業,已初步形成了以農業觀光、採摘體驗等吃、住、玩一體化的服務格局,農民人均收入顯著提高。

  村庄美了,村民富了,牒吳村兩委會決定修建村史館,讓村民充分了解牒吳的發展歷史。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人大主席王勇說,通過入戶走訪收集和村民們自發貢獻,先後收集反映農耕文化的老物件300余件。2015年初,牒吳村村史館一經投入使用,就成為村民日常必去的“網紅館”。“有事沒事帶娃看看,給小娃們講講,挺好的。”村民王大姐說。“村史館就像一個紐帶,讓村民享受美麗環境的同時,從內心深處把對故鄉的熱愛和認同建立起來,從而會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孟克儉說,以建村史館為契機,牒吳村還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喜事新辦,喪事從簡,並投資180萬元建設牒吳村文化活動廣場,繪制文化牆180平方米,定期舉辦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引導全村形成敬老孝親的文明鄉風。

  “村容村貌變好,村裡文化活動更加活躍了,村民自發組織成立了鑼鼓隊、秧歌隊、廣場舞隊、自樂班等各類民間文化團體,全鎮基本實現了文化活動無盲區。”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文體中心主任邵豐收說。村民老吳也很感慨,現在村裡好去處越來越多:室外有文體活動中心、籃球場、健身設施﹔室內有文化中心,可以看書、打乒乓球﹔飯後還能到文化公園、博物館裡散散步,這樣的生活真讓人愜意。

  在牒吳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記者遇見村民口中的“我們村的‘文化部長’”——文化管理員牒新江。67歲的老牒話不多,見人就憨憨笑,看著格外朴實。多年來,在熱心老牒的精心管理下,牒吳村農家書屋2500多冊藏書沒有出現一例丟失、損壞情況,2017年還被評為全國示范農家書屋,對牒吳村村民學科學、用科學、發家致富起了很大作用。

  “開展農村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農民文化生活,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農民的道德意識,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渭南市臨渭區文廣局副局長魏永輝說,我們就是要通過典型培樹、示范引領等形式,大力弘揚真善美,提高群眾思想認識,以良好的家風帶鄉風、促作風、樹新風。他透露,將於今年5月底竣工的國學館,能讓這個美麗的鄉村更加迷人。

 

河南寶豐縣大黃庄村:小魔術繁榮鄉村振興的大舞台

  中國文化報駐河南記者陳關超報道:初春時節,行走在寶豐縣趙庄鎮大黃庄村水塘邊,花香四溢,油菜花、楊柳與水塘相映成趣,人們漫步村中,盡享春的氣息。魔術小微企業園沿寶趙路大黃段兩側一字排開,包括魔術演藝、道具研發、燈光音響銷售、網絡購物、物流運輸、餐飲服務等眾多產業形態聚集其中,琳琅滿目。

  大黃庄村是個神奇的平原鄉村:全村人口2231人,從事魔術演藝及相關產業的就有930多人。村子不近縣城,不臨要道,每天卻有一車車的小商品和圖書貨物發往全國,遠達邊境。

  究竟什麼“魔力”讓大黃庄村與眾不同?記者了解到,近10年來,該村靠著老祖宗留下的魔術手藝一步步發展壯大,獨創了“魔術演藝+銷售”模式,通過魔術產業帶動了小商品批發市場和圖書批發市場等特色產業,輻射帶動13萬多人從業,年經濟收入達到15億元,圖書批發年銷售額達4.5億元以上。

  “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大黃玩魔術,人人有一手。”這句順口溜描述的即是聞名遐邇的“魔術村”大黃庄村,魔術是該村致富的“敲門磚”。1992年,19歲的大黃庄村村民馬豹子組建了村魔術表演隊,走南闖北外出“淘金”。然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2003年傳統魔術表演市場行情急轉直下,耍絕活遇到了賣票難,演出團隊出去一趟賠本一回。

  2009年,馬豹子通過競選當上了村黨支部書記。“門票不好賣,能不能以免費看魔術的形式推銷小商品?”2011年,他有了新主意:請觀眾免費看演出,靠賣貨掙錢。於是,村裡組建的小演藝團拉上一車無煙鍋去了江西。第一晚,隻賣出7口鍋,算算賠了本。大家反思後改台風,銷量賣到16口、20口……最高賣了90多口,一車貨賣完,淨賺了1萬多元。村民馬鬆義是個演魔術多年的“老把戲”,在湖北孝感、安徽蕪湖、浙江台州的一些鄉鎮“最吃香”,他的演出常常爆滿,演出車上滿滿的小商品也總是成為當地的“爆款”。

  “不賣門票賣產品”,大黃庄村村民從“魔術演藝+銷售”模式中嘗到了甜頭,逐漸形成了蔚為壯觀的“面包車經濟”。據了解,最多時有2800台來自大黃庄村的流動舞台車載著魔術演出團,3.7萬台面包車載著日用百貨、圖書奇石,行駛在祖國的天南地北。從此,大黃庄村由 “魔術村”搖身變成了小商品集散地。

  如今,用魔術搭台的方式,大黃庄村建起了全國最大的農村圖書市場。每天,來自國內20多家出版社的圖書被源源不斷地運到這裡,再搭乘上千台流動舞台車銷往全國各地,平均日銷售量超過4萬冊,旺季時能達到10萬冊。除了圖書銷售,大黃庄村的流動舞台車還搭售魔術道具、演出服裝、日用百貨、餐廚刀具等物品。

  馬豹子新當選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該村投資1700萬元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中原魔術文化演藝館,集魔術演藝、展示、培訓、研發、創作為一體。今年4月,該村電商平台“第一街”將上線運營,標志著該村傳統銷售模式轉型升級,“魔術+營銷”文化新業態使魔術道具、泥河童鞋、袁庄醬菜等本地特色產品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正在規劃設計的大黃村至周營村的“魔術文化旅游線路”將觀光旅游與魔術元素相互融合,實施“魔幻鄉村游”……

  夜色中的大黃庄村燈火璀璨,中原魔術文化演藝館、大黃牌樓、商貿街、魔力廣場等霓虹閃爍。嶄新的農家別墅,寬敞的文化廣場,紅火的家庭工廠,讓人看到了鄉村振興的曙光。“說文化自信,大黃庄村就找到了文化自信。”寶豐縣委書記張慶一頗為自豪地說。

 

四川蒲江縣明月村:“農創+文創”的鄉村致富經

  中國文化報駐四川記者王雪娟 付遠書報道:這幾天,為了明月春筍的上線,對接平台、策劃文案、拍攝……蒲江縣明月村項目組負責人陳奇忙得不亦樂乎。幾年走過來,她深刻感受到文化振興給村民帶來的深遠影響。明月村近年來的變化,正是鄉村振興的現實寫照。短短幾年時間,這個6.78平方公裡的村落,依托“農創+文創”的發展思路,從一個貧困村發展成為擁有45個文創項目,100余名藝術家、設計師進駐的新農村。生活與產業融合成美學的發展理念,為推動全國鄉村文化振興,貢獻出獨特的“明月村模式”。

  2014年,明月村依托村內4口老窯,正式啟動“明月國際陶藝村項目”,並以“政府搭台、公益助推、文創撬動、產業支撐、旅游合作社聯動”的發展模式引進多個文創項目和藝術設施。但與一些地方單純吸引藝術家入駐不同,該村引進的文創項目必須要跟當地的農業、手工業結合。為讓藝術家和村民有效融合、共建共享,陳奇在新村民入駐之初,就和他們“約法三章”:新村民要常駐﹔工作室要常態化免費開放﹔公益培訓要定期開展。原住村民則以文創院落房東、文創項目員工、旅游合作社成員、旅游從業者等身份參與到明月村的整體建設發展中。

  久而久之,藝術家們通過對明月村歷史文脈和傳統手工藝進行挖掘、研究與發揚,發現文化遺產的價值,向村民提供陶藝、篆刻、染織、鄉村院落改造、大地景觀營造等培訓,使原住民認識到自然的鄉村環境、生態的物產、傳統的手工藝,還有古朴的民居、清新的空氣、健康的食物都極具價值。在潛移默化中,村民的文明素質、道德素質等逐步提升,原住民與新村民也更加和諧相融。藝術家在租賃改造農民散居院落的同時,也將審美意識傳遞給了村民,原住村民不再一味鐘情於小洋樓,在水電氣方便的同時,改造起舊院落,撿起老手藝,恢復了房子的古朴面貌。

  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村裡的公共文化活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依托新建的明月村文化藝術中心,蒲江縣文體旅局引進了3+2讀書薈、愛思青年、i20、夏寂書院四家社會公益組織,定期開展“明月講堂”“明月畫室”“明月夜校”等常態公益文化活動。

  明月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原來村民收入很低,現在思維的變革帶來可觀的效益。據統計,明月村2015年至2017年共引進項目41個,帶動村民創業項目26個。過去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僅2017年就接待游客18萬人次,實現了從市級貧困村到文創旅游收入達8000多萬元的富裕村的轉變。據陳奇透露,2018年明月村將實現3億元投資,完成40個中心項目,待劇場、民宿、餐飲等設施齊全後,每年預計將會有30萬游客,整個文創旅游的收入還會持續提升。

  84歲的張崇明從16歲開始在明月村制陶,主要燒制土碗、土花盆、泡菜壇子等傳統陶瓷產品,一個產品幾元錢。“明月國際陶藝村項目”啟動後,明月窯開始以純手工制作和天然礦物釉為特色,開發出多樣化的茶具、餐具等與現代人生活相關聯的瓷器。於是,張崇明也順勢成了項目的“寶貝”,被邀請參與明月窯的研發和教學。“通過藝術家的眼睛發現了我們忽視的遺產的價值,也通過藝術家的思維開闊了村民的發展思路。”明月村村委會主任吳俊江說,村裡發展文創,引發了在外村民和大學生的返鄉熱潮,他們或出租閑置院落,或成為文創項目員工,或自營餐飲、民宿、傳統手工藝等項目,都獲得了不錯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