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18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談文化 > 熱點新聞
熱點新聞
“活”起來:讓文化遺產走進生活
發布時間:2018-03-19 10:48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8-03-19

傳統織造技藝競技活動吸引了眾多年輕觀眾

中國文化報記者陳曦 攝

江西贛州龍南縣的祭茶大典上舞龍隊在茶園內舞龍

中國文化報記者陳曦 攝

融入時代 融入生活

  不可移動文物76萬余處,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87萬項,地方戲曲劇種348個,革命遺址3.3萬多處,抗戰文物保護單位2194處,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和自然遺產52項,位居世界第二,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39項,位居世界第一……這不是簡單的數字統計,是在大地上陳放,在視聽中躍動,凝聚著我們祖先勤勞、智慧、思想、情感、審美的庄嚴而斑斕的存在,是我們之所以被稱為文明古國的確鑿鑒證,是我們之所以被稱為中華兒女的身份象征。今天,我們已經越來越懂得了以敬畏之心和嚴謹審慎,保衛、呵護它們,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下定決心以更精湛的工藝,更大膽的創造,把祖先的厚重饋贈,轉變成我們今天的自信和力量。

  歷經60多年的曲折探索,特別是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敞,越走越明亮。“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黨的十九大報告以洪鐘大呂的聲音向世界宣告:中國昂首挺胸走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 “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文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歷史目標的過程中,文化的繁榮興盛是鑄造民族魂魄,構建精神家園的根本和基礎。文化遺產作為承接歷史根脈,營造文化氛圍,生發創造活力的宏大而廣泛的存在,在新時代的熱切召喚中正轉化為磅礡而雄勁的精神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富起來之後,全體中國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普遍、更加強烈。在悲壯的革命遺址,人們可以吮吸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溫暖與光亮﹔在豪邁的抗戰現場,人們可以感受追求民族獨立、自由的團結與剛強﹔在浩如煙海的典籍文獻中,人們可以觸摸先賢明哲的智慧與榮光﹔在戲曲、舞蹈、繪畫、音樂中,人們可以品味中華美學的精粹與雋永﹔在宮殿、廟宇、器皿、服飾中,人們可以辨析出進行創新發展的結構和紋樣。即使對於身處邊遠山區的人們,也可以從古老風俗、典雅景觀、獨特手藝中找到心靈的支柱、致富的憑借、筑夢的支撐。

  我們打開禁宮的大門,我們敞開場館的四壁,我們以耆宿大賢的名義邀請,我們以鄉村廠礦為目標前行。我們讓廣大同胞零門檻、無障礙地和歷史握手,和先賢對話,和工匠交流,和藝術會通。正是在這樣的基底上,一個風清氣正、文雅端庄、精神充盈、英姿勃發的中國正屹立在世界東方,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正蔚然形成。

  歷經五千多年歲月的淘漉,遍布在遼闊大地上的文化遺產,早已經凝結成為中華文明特有的基因和標識。這些聚合了東方智慧、綻露著美麗容顏、散發出誘人芳香的精神因子,融入新時代,融入新生活,必將伴隨著中華兒女的奮發努力,匯聚成為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潮流,一道在實現世界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非凡歷史中迸發出燦爛光芒。(中國文化報評論員)

  延伸報道

  讓文物會說話

  隨著人們對文化遺產越來越關注,各個博物館變得門庭若市,排隊入場的觀眾成為很多博物館的“一景”。2015年的故宮“石渠寶笈特展”,觀眾為了一睹《清明上河圖》不惜排隊11個小時,出現了“故宮跑”現象。去年,上海博物館展出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平均需要排隊6個小時。

  近年來,各文博單位紛紛加大傳統文化的傳播、推廣力度,讓更多的人接觸、了解、喜愛文物。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深受觀眾喜愛,豆瓣評分高達9.3分﹔去年底開播的《國家寶藏》攜手九大博物館,講述了27件國寶的前世今生,一再掀起觀看熱潮,成為社會熱門話題﹔由中央電視台和國家文物局聯合攝制的《如果國寶會說話》,將文物蘊含的文化內涵娓娓道來,通過文物梳理文明、承載歷史。其中精選的100件文物,將一件件“大國重器”濃縮在5分鐘的影像內容裡,聚焦文物背後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和曲折經歷,講述歷史的演變,尋找中華魂魄,跨過千年歷史長河,帶觀眾領略中華國寶不朽的價值與魅力,受到熱烈歡迎。

  文物相關節目的播出,也吸引了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的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

  “互聯網+非遺”大有可為

  面對新經濟時代,近年來一些非遺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通過引入“互聯網+”,借助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進一步激活了非遺傳承發展的生命力。

  2016年,在西藏自治區工信廳、文化廳等部門的精心組織下,阿裡巴巴集團與西藏電子商務公司聯合啟動了“互聯網+西藏非遺”活動。此次活動匯集了藏戲、藏香技藝等10余個非遺項目,邀請28名傳承人參與現場演示。阿裡巴巴集團通過“互聯網+”不僅讓西藏之外的淘寶消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了西藏的特色文化,而且借助電子商務的發展,為西藏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開辟了一條新道路。

  近年來,福建安溪縣也在積極探索“互聯網+非遺+文化”融合發展模式,推動傳統工藝與文化創意、休閑產業融合,使當地的竹藤編等非遺項目獲得了有效的傳承與發展。安溪竹藤編工藝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近年來該技藝從竹藤編起步,不斷與其他現代工藝相結合,開發出更多符合現代審美需求的工藝精品。如今,安溪家居工藝業採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並舉、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思路,市場份額不斷提高。目前,安溪縣已入圍全國電商發展百佳縣,中國藤鐵工藝第一鎮尚卿鄉、城廂鎮入選全國淘寶鎮﹔安溪縣家居工藝從業人員達12萬人,2017年全行業產值達130億元。

 

讓文化遺產的歷史光芒繼續輝耀未來

——兩會代表委員聚焦文化遺產工作

  中國文化報記者薛帥 張婧報道:日前,《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一系列電視節目持續火爆,它們以新穎、獨特的方式對話歷史,展示文物背後的中國精神、中國審美和中國價值,讓觀眾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無窮魅力。文化遺產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因此,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傳承、發展問題,也是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集中熱議的話題。

  探索符合國情的文化遺產保護之路

  “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結合扶貧攻堅,文物資源完全可以發揮獨特優勢。”在政協文藝界別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很多文物資源分布在貧困地區,通過改善貧困地區文物資源的保存環境,發掘文物資源展示潛力,將文物精准扶貧與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相結合,可以帶動當地居民就近就業。“近年來,陝西安康漢陰鳳堰古梯田移民生態博物館直接帶動核心區域的6個行政村近萬人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劉玉珠舉例說,文物可以在更大范圍、更廣區域、更高層次上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作出更大貢獻,“這幾年我們圍繞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北京冬奧會等重大項目實施的文物考古、保護和展示利用,產生了良好社會效應。”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院長楊飛雲一直關注古村落文化和非遺保護情況,“作為畫家,我常去一些民風淳朴的偏遠地區採風、寫生。在那些地區的村落、寨子裡,我看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仍然鮮活生動,那裡留存著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古老基因。”但楊雲飛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古村落,尤其是村落中的許多民居建筑正在遭到遺棄,令人痛心。”

  在楊雲飛看來,如何在城市化進程中讓這些文化遺產得到有效傳承保護的問題亟待解決。他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議:在保護和尊重原有古村落面貌的同時,打造相關的文化旅游基地﹔集中當地老一輩民間藝人開設傳統工藝集中傳習班,搶救瀕臨失傳的傳統工藝﹔通過對當地傳統節日、文化儀式的傳承,延續當地流傳多年的傳統文化基因。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需要多方參與

  在參加今年兩會的諸多文藝界政協委員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藏族唐卡大師勉沖﹒羅布斯達讓人印象深刻。“近年來,學習唐卡制作的人越來越多”,在他看來,多年來由政府主導推動的非遺保護事業成果顯著。“在西藏,唐卡‘成長’得非常好。上個世紀末,西藏僅有幾百人畫唐卡﹔而現在,光我知道的就有2000多人。”勉沖﹒羅布斯達說。

  “唐卡作品暢銷國內外,在市場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這也激發了更多人參與到這項事業中來。”勉沖﹒羅布斯達表示,面對如此良性的傳承發展趨勢,希望唐卡工藝師們能繼續磨礪技藝,在傳統工藝的創新上有所突破。

  “非遺傳承需要各方共同參與,群策群力。應該把更多的傳承人和學者專家納入非遺保護、傳承和創新的鏈條中。”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眼裡,更有針對性地開發非遺資源,要走“保護、傳承、創新、延伸”之路。潘魯生表示,“保護”與“傳承”是對文化“種子”的保護和培育 ,而“創新”與“延伸”則需要讓非遺資源與時代結合,讓非遺走進當代人的生活。“可以跟文化產業密切融合,例如我們的傳統民族工藝,在當代仍有很高的美學價值與實用價值,有極大的市場可以探索開發。”潘魯生說。

  激活新時代文化遺產的生命力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寶應縣國鳳刺繡廠技術總監莫元花帶來了《關於重視加強鄉土人才技藝傳承的建議》。“珍貴的傳統技藝需要人們代代‘接力’方能長久傳承,如何吸引年輕人加入傳統技藝傳承人隊伍,這是一個關系到部分優秀傳統技藝能不能持續發展、會不會中斷消亡的重要問題。”莫元花說。對此,莫元花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摸清鄉土人才家底,分類建立鄉土人才信息庫﹔建立梯次培養機制,促進傳統技藝順利傳承﹔健全職業評價標准,暢通鄉土人才發展渠道﹔構建組團發展模式,帶強鄉土產業持續發展﹔放大人才帶動效應,帶動基層百姓增收致富。

  在全國政協委員、天津美術館副館長盧永琇看來,加強新時代文化遺產社會功能體系建設與政策研究迫在眉睫。她認為,應建立文化遺產分級分類評估指標體系與相關數據庫,完善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的相關政策法規。“以縣(市)一級行政單位為主體展開文化遺產功能性分級分類調查,通過20年左右時間的積累,最終建立全國性的文化遺產社會功能體系與分級分類保護數據庫﹔同時,制定完整的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標准、操作指南,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盧永琇提出。

 

非遺生產性保護與精准扶貧密切結合

  在不斷完善非遺保護體系的基礎上,近年來文化部提出了“在提高中保護”“非遺走進現代生活”和“見人見物見生活”3個重要理念,推動非遺回歸生活,在當代生產生活中再現活力,並與精准扶貧密切結合起來。

  實施研培計劃。2015年,文化部聯合教育部啟動實施了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截至目前,累計有4.8萬人通過研培實踐樹立了自信、得到了啟發、增強了能力﹔學員創作生產的優秀作品和豐富產品,充分展現了廣大傳承人群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得到釋放後產生的巨大能量。

  建立傳統工藝工作站。自2016年3月起,文化部陸續支持相關企業、高校和機構等在傳統工藝聚集地設立了10個傳統工藝工作站,涉及刺繡、木雕、漆藝、金屬鍛制、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等多個門類。截至目前,新疆哈密站、湖南湘西站、貴州雷山站、青海果洛站、安徽黃山站在設計師和手工藝者的合作中,共研發出1000余種走進現代生活的實用產品,有效推動了傳統工藝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文化扶貧成為精准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文化部重點支持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非遺傳承人群參與研培計劃。研培學員通過培訓不僅提高了傳承實踐能力,而且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以貴州黔東南州為例,2017年上半年該州參加研培計劃的學員,以“傳承人+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創業的就達225家,實現年銷售收入逾7.5億元,同時,優秀學員返回當地培訓新學員並帶動約9500人就業,其中貧困人口佔就業總人數的58%,每家企業平均帶動47人就業,實現帶動就業人員人均年收入2.2萬元。傳統工藝工作站在助推精准扶貧工作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新疆哈密建立和完善了231家合作社,成立了刺繡協會,接收訂單1.7萬余件,近千名繡娘直接參與訂單制作,月平均增收1500元。湖南湘西工作站啟動“讓媽媽回家”計劃,通過提高繡娘收入,吸引外出務工婦女回歸家庭,帶動農村婦女在家門口就業160余人。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也有這樣一位利用非遺保護傳承帶領貧困群眾脫貧的代表:來自貴州的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3月5日,在首場“代表通道”,楊昌琴向全世界講述了貴州赤水竹農通過竹編脫貧致富的故事。楊昌芹來自素有竹鄉之稱的貴州赤水,早在2007年,楊昌芹就師從貴州省竹編工藝美術大師陳文蘭開始學習竹編工藝,很快便成為當地一名年輕的竹編高手。2014年,赤水竹編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楊昌芹以此為契機,在原平面竹編的基礎上,探索創新出了一系列立體精細竹編工藝,讓大眾對竹編有了新的認識,並以此打開了竹編銷售市場。為了讓更多的竹農過上好日子,楊昌芹開始在家鄉舉辦竹編培訓班,近千名貧困群眾先後前來參加培訓,使赤水的80萬畝雜竹有了用武之地。如今由楊昌芹創立的竹藝公司,已由一個小加工作坊發展到公司化運營,帶動當地20余名留守婦女就業,年營業額已達到300多萬元。(本版除署名文章外,由李靜、劉修兵、王學思、曲曉燕、於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