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各地活動
各地活動
二○一八江蘇“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活動拉開帷幕
發布時間:2018-06-13 09:45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8-06-13

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啟動儀式  干石泉 攝

徐州香包受市民追捧  王焰 攝
孩子們參加非遺項目現場體驗活動  干石泉 攝
  6月1日,由江蘇省文化廳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運河傳情 匠心筑夢”——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江蘇省主場活動在淮安拉開帷幕。江蘇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中共淮安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姚曉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王晨陽,江蘇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裴旭等出席開幕式並觀看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匯演。
  開幕式演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楚州十番鑼鼓》,唱詞唯美,蘊涵著古老江淮一帶的生活風俗,唱腔優雅含蓄,韻味十足,鑼鼓點平穩舒緩,盡顯濃郁的文化底蘊。《運河船工號子》展現一群運河邊的漢子歷經風雨迎來雨過天晴,舞台上洋溢著與命運抗衡的蓬勃生機。徐州鼓吹樂《豐收喜悅》融匯了嗩吶的嘹亮與笙、鈸的歡快,樂曲中朴實的情感令人振奮。揚州杖頭木偶、蘇州評彈、常州的錫劇以及京劇、淮海戲、淮劇、黃梅戲、洪澤湖漁鼓等非遺項目同台展演,贏得觀眾的熱烈掌聲。
  6月1日至3日,來自大運河沿線41個城市的16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1支秧歌號子表演隊,9支合唱團隊共聚淮安,為群眾獻上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燕京八絕精品特展等。
  在淮安市美術館,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銷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購買。來自北京的王致和腐乳、六必居醬菜、王麻子剪刀,來自天津的楊柳青木版年畫、桂發祥十八街麻花,來自河北的衡水內畫、衡水老白干、武強木版年畫,來自山東的德州扒雞、曲阜楷木雕刻、泰山水陸畫,以及來自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的眾多非遺項目讓市民流連忘返。
  徐州香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臨近端午,繡工精美、色彩喜慶又有藥用功效的香包引得眾多市民競相選購。曹氏香包第三代傳承人井秋紅告訴記者,她14歲跟隨母親學習制作香包,一輩子就做這一件事,要把優秀的文化傳承發展下去。
  一口燒開水的鍋,裡面煮著一個個潔白的蠶繭,雲錦技藝傳承人劉廣社正在熟練地演示繅絲技藝,在觀眾好奇的目光中,他將蠶繭中牽引出的幾縷絲線匯成一根蠶絲,然後繞到機器的框架上。劉廣社從事這項技藝已有20多年了,年輕時外出打工,在南京雲錦研究所學得技術,30多歲回到家鄉漣水創辦雲錦織造公司,用自己的技藝讓生活越來越好。
  淮安市文化館內展出了包括金漆鑲嵌、花絲鑲嵌、景泰藍、牙雕、玉雕、雕漆、京繡、宮毯等在內的燕京八絕八大類工藝精品和大師作品,並組織剪紙、線編、瓷刻、泥塑等部分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與市民開展互動體驗活動,邀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舉辦講壇。
  “悠悠運河情﹒多彩中國夢”運河沿線城市合唱邀請賽在淮安市文化館舉行,9支合唱團隊登台亮相,用優美的歌聲唱響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主旋律。獲得本次比賽金獎的濟寧荷之聲合唱團團長劉曉彬賽後說,這次受邀來周恩來總理故鄉特別榮幸,大家將前往總理故居參觀學習,緬懷總理的豐功偉績。該團藝術指導王峰獲得了指揮大獎,他說:“這次比賽唱出了水平,唱出了魅力,唱出了運河人的心聲。”
  這是一次開放的文化盛會,從主會場到分會場的所有活動,對市民群眾全部免費開放,參展項目中既有好聽的,也有好看的,還有好玩的,更有好吃的,貼近百姓生活需求。活動的成功舉辦,充分展示了大運河流域尤其是江蘇段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通過大運河流域傳統美術、傳統技藝等項目,展示大運河流域傳統工藝之精細、精湛、精美。
  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的舉辦,對於加強沿線交流、健全合作機制、整合文化資源、協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王 焰  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