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8月9日晚,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沂蒙山天蒙旅游區入口處,山東省“四季村歌”展演活動舉辦,吸引數千名村民和游客的圍觀。浙江游客姜宏斌感嘆:“好多歌曲的旋律特別優美,歌詞寫出了山東村庄的風光與文化底蘊,讓人耳目一新。”
讓姜宏斌印象最深的是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報送的《耕海漁歌》。該作品由威海本地音樂人創作,以膠東半島漁家人的生產生活為藍本,採用小合唱的形式,通過高低聲部的巧妙呼應,再現了漁民出海勞作、團結協作的動人場景。威海市群眾藝術館館長賽序浩介紹,《耕海漁歌》既傳承了膠東民歌的質朴韻味,又融入現代音樂元素,賦予傳統漁歌新的生命力,折射出新時代漁村振興的蓬勃氣象。
為推動“四季村歌”成為繁榮群眾文藝創作的抓手,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文化館2024年以來幾次組織專題創作培訓活動,為全省的群眾文藝骨干講解村歌創作的技巧,其中特別強調了採風的重要性。
“朗朗上口的村歌至少要有兩個特點——詞美、曲子好聽。”山東省文化館館長趙新天介紹,這聽起來容易,要做到則需下一番功夫,尤其需要創作團隊深入村庄,感受鄉親們的喜怒哀樂。
為辦好今年的村歌展演,組織方根據山東的黃河文化、運河文化、海洋文化、紅色文化將整場展演分為四大板塊,不僅為村民提供展示才藝的舞台,更激發了大家的文藝創作熱情。比如在村歌聯唱“運河帆影映村歌”板塊,德州市、棗庄市、濟寧市等運河沿線地市便帶來了地域特色濃郁的村歌表演。
結合旅游業的發展,濟寧市將村歌創作與當地文旅資源結合,鼓勵各鎮街用好文化能人,通過村歌唱出鄉親們的精氣神。
臨沂市地處沂蒙老區核心地帶,紅色文化底蘊厚重,許多村歌作品便圍繞革命主題展開,通過紅色文化的創新表達,彰顯老區的歷史文化氣韻。臨沂市莒南縣石泉湖村會定期舉辦“草原音樂節”,吸引了不少游客的關注、參與。露營燒烤、紅色民宿、生態採摘……從城裡來到石泉湖村的游客,耳畔常能聽見《最美石泉湖》這首歌。這是莒南縣群眾文藝愛好者自編自演的作品,唱出了這個紅色村庄通過改善生態環境、一步步走向旅游村的生動故事。
參與“四季村歌”的創作與展演,也讓文藝工作者受益良多。山東省文化館青年歌唱家菅廣福在筆記本詳細記錄了10多個村庄的採風故事。“有的是紅色主題,有的是歷史故事主題,但演唱主體都是鄉親們自己。”菅廣福說,“四季村歌”採風創作的過程也是他們輔導基層文藝骨干的過程。他發現,隨著學員水平提升,大家問的問題越來越專業,比如哪個部分可以用民族樂器伴奏,是否可以加入搖滾元素讓作品更有律動感?
據了解,“四季村歌”的創作展演隻是階段性成果匯報。山東省將陸續在“村晚”“豐收節”等文化活動平台,鼓勵各地市加大村歌的展演力度。同時將村歌觀賞、體驗融入鄉村旅游線路中,真正實現“以歌傳情”“以歌交友”的效果。(蘇銳)
上一篇: 泰安開展文旅行業政銀企對接 |
下一篇: 山東:放大文旅消費“乘數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