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上海
上海
上海數家知名演出團體把藝術送到老百姓家門口
發布時間:2012-01-30 00:00 來源: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 編輯:全悅
信息來源: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 2012-01-30
  拎著一個黑色樂器盒、醞釀一出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戲、帶一部經典話劇作品……新年伊始,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滑稽劇團以及上海話劇中心紛紛堅持抽出時間進行公益演出——從學校到社區,從部隊到農村,三個劇團深入基層,不僅履行著一份社會責任,更為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默默發揮著作用。
  上海交響樂團:讓音符成亮麗風景線
  提起上海交響樂團,人們常會想到在滬上一些知名劇場舉行的音樂會,其實上交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近年來,樂團打造了“樂工房”這一公益品牌,用音符豐富著市民的業余生活。在不少社區,都能看到背著黑色樂器盒四處奔走的演奏員身影,這也成為上海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日前,記者跟隨著上交來到了湖南社區,體驗了“樂工房”銅管五重奏社區專場音樂會。當天一百多位社區居民興致勃勃地觀摩了演出。音樂會上,上交的樂手們給居民們演奏了耳熟能詳的中外名曲,從古典音樂到現代音樂和爵士樂,令人“聽”不暇接。在每首曲子之前,還穿插著音樂知識的講解,包括小號、圓號、長號這些銅管樂器的悠久歷史,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巴赫的作品等介紹,許多居民表示這是第一次聽到。
  除了演出外,在其間穿插的有獎競猜活動環節中,居民們與台上的演奏員們進行互動,現場氣氛熱烈活躍。音樂會後,記者採訪了一名居民,他說“他們演奏的管樂重奏,是那麼震撼,他們盡情地表演吹奏著,是那麼投入,那麼痴醉,將我們帶入了音樂的海洋”。上海交響樂團教育組負責人何大耿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打造的‘樂工房’藝術課堂還精心策劃了‘日本虎媽教授育兒經’、‘中秋賞樂會系列’等音樂會,為四個街道、興業中學等舉辦古典音樂普及專場。此外,樂團還赴共康中學、上海民辦協和雙語學校、德國學校、武警一支隊等單位進行了演出。在2012年,我們還制訂了一系列的計劃,進一步地深入社區和基層。”
  上海滑稽劇團:把笑的藝術傳到家門口
  對於上海滑稽劇團而言,不僅有嚴順開等老一輩笑星,也有錢程、顧竹君等中生代笑星。如今,劇團的新人也是層出不窮——“上海阿婆”舒悅已經成了電視熒屏上人見人愛的人氣偶像。上海滑稽劇團團長凌梅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笑星的成長離不開最普通的老百姓,滑稽戲沒有他們的支持,火不起來。
  據其介紹,上滑已經和四平街道、大橋街道互為文化共建單位。院團派出創作人才深入基層,根據他們的實際生活編排小品,共導共演。“我們是‘自由戀愛’,這個模式很好,我們要讓笑的藝術真正地傳到老百姓家門口。”
  據了解,上海滑稽劇團已經連續五年和大橋街道結對,劇團派出優秀的創作輔導員進入街道,和當地的工作人員一起找靈感,挖素材。團長凌梅芳告訴記者,劇團會先做出總體方案,然後讓市場部的工作人員推進。輔導員進社區後,全面的創作就展開了。在大橋街道,有一個很著名的“一線工作法”。輔導員覺得這個題材不錯,於是和街道工作人員坐在一起商量劇本,並實地調研發生的感人事跡。去年,名為《林主任的一天》的小品在醞釀幾個月後出爐。當地老百姓在看這出小品時,樂壞了,因為那是發生在他們身邊的真人真事。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名劇進社區頻頻爆火花
  春節前,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確定了將演員沈磊主演的《馴悍記》送進上海外國語學院第二十四屆文化藝術節和仙霞社區文化中心,並在華東師范大學主辦的“思勉人文思想節”季風書園朗讀《奧莉安娜》劇本,反響熱烈。
  莎士比亞經典巨作《馴悍記》去年年底榮獲2011第四屆山東省國際小劇場話劇節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劇目等多個獎項。在沈磊眼中,決不能將爛戲送進大學和社區。
  可能對於大學校園的學生來說,話劇並不陌生,但對社區裡的阿姨媽媽來說,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觸話劇。初次嘗試將莎士比亞劇帶進社區,是一個嘗試也是一個突破。演出後,沈磊也是意猶未盡。演出的過程中,互動部分頻頻與台下觀眾擦出火花。有一段戲演的是主人公走在雨地上,沈磊剛說完“這地怎麼這麼泥濘!?”台下的老太太就應聲附和,“這邊干,走這邊。”扑面而來的熱烈反響令站在舞台上的演員們驚喜連連。沈磊說,演員下基層,就像找回了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