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發布會現場 |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 |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 |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 |
|
|
|
|
|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李曉良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文化和旅游部新聞發布會。 每年6月的第二個周六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8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遺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文化和旅游部將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集中開展系列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今天,我們邀請到活動主辦、承辦單位的負責同志,向媒體朋友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我先來介紹出席今天發布會的發布人,他們是: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胡雁先生、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黨委書記王晨陽先生、中國旅游報社社長徐行先生、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潘燕女士。我是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李曉良。 近年來,非遺正在更好融入現代生活。線上線下舉辦各類非遺展覽,“沉浸式”非遺體驗豐富多彩。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即將到來,我們也很期待能通過更多方式感受非遺魅力。首先,請胡雁先生介紹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整體情況。 [05-30 10:03] |
|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謹代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傳播工作的新聞界和社會各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非常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非遺保護、傳承、傳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2024年6月8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遺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文化和旅游部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將集中開展系列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有關情況。 [05-30 10:04] |
|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202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非遺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扎實做好非遺的系統性保護,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為新時代非遺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2024年,是我國批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周年。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集中宣傳展示我國批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年以來非遺保護成果,提高全社會的非遺保護意識,深化非遺保護理念,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主題為“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活動宣傳口號有“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提升保護傳承水平”“講好中國非遺故事 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加強非遺保護傳承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重點活動有氣象萬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雲游非遺﹒影像展、“非遺裡的美好生活”攝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動等。 [05-30 10:05] |
|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氣象萬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充分展示我國批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年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全社會廣泛關注、支持參與非遺保護,非遺保護傳承弘揚呈現的良好局面。雲游非遺﹒影像展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與騰訊、愛奇藝、優酷、嗶哩嗶哩、抖音、快手、微博、酷狗音樂、QQ音樂、小紅書等網絡平台共同承辦,以短視頻、直播、音頻結合並聯動社交媒體、官方媒體,讓更多社會公眾關注、了解生活中豐富多彩的非遺和生動的保護實踐。“非遺裡的美好生活”攝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動,通過攝影作品展示非遺保護傳承成果和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促進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引導更多群眾關注了解、支持參與非遺保護傳承。 上述三項活動今天將由相關單位作重點介紹。同時,我們也將繼續支持國家圖書館等200余家公共圖書館舉辦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面向公眾和相關從業者展映非遺記錄工作優秀成果的綜述片﹔支持國家圖書館舉辦“非遺講座月”系列活動,邀請有關專家和傳承人,通過講座、展演的形式,普及非遺保護知識、展示非遺內涵和價值﹔支持恭王府博物館、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舉辦“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遺演出季”。我們廣泛發動各地舉辦“非遺購物節”,結合本地區文化和旅游促消費活動,聚焦培育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推動文旅消費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05-30 10:07] |
|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李曉良 感謝胡雁先生。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是國家級文化殿堂。剛才已經介紹,這裡將舉辦“氣象萬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下面請王晨陽先生介紹主題展的有關情況。 [05-30 10:08] |
|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黨委書記 王晨陽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薪火相傳,歷久彌新,是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生動見證,展現著中華民族的價值理念、精神氣質和生活願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考察非遺項目,作出重要指示,為非遺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氣象萬千——中國非遺保護實踐主題展”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主辦。將於6月7日開展。共展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100余項,600多件(套)展品,涵蓋非遺的十大門類。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實景、多媒體互動,多角度立體展示形式,呈現非遺守正創新、繼古開今的時代風貌。展覽著重強調非遺的活態性和豐富性,深度挖掘展示非遺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推動非遺融入當代生活。 [05-30 10:09] |
|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黨委書記 王晨陽 本次展覽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現2013年11月至2024年3月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情況,彰顯中國非遺保護實踐成就和影響力。 第二部分搭建了六個場景、兩條非遺街區、八個體驗互動區和十五個多媒體展項。展覽期間將邀請100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帶徒現場展演,讓觀眾沉浸式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傳統表演藝術單元將原貌呈現徽州地區的古戲樓,選取京劇、黃梅戲、昆曲等16個項目,通過紗幕投影的形式,在戲台上輪番演繹戲曲經典片段,並定期邀請演出團隊現場演出折子戲。傳統美術和傳統技藝單元,展出刺繡、年畫、石雕、木雕、營造技藝等60個項目,重點展示非遺項目的制作技藝,系統呈現從材料到成品的制作過程,並輔以視頻介紹。傳統制茶技藝單元,以茶敘事、以茶述理、以茶論道,通過10個茶制作技藝項目梳理六大茶類制作技藝知識。民間文學和民俗單元,重點展出三大史詩、端午節等14個項目。 第三部分重點介紹我國批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年來,積極履行締約國義務,持續提升非遺保護能力,不斷拓展利用途徑,建立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制度,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國際非遺保護工作貢獻的中國經驗,在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05-30 10:11] |
|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黨委書記 王晨陽 本次展覽得到多省市文化和旅游廳(局)、非遺保護中心、非遺保護協會、項目保護單位,尤其是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們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對這些單位和傳承人表示衷心的感謝。也誠摯地邀請全國非遺相關領域的同仁和廣大觀眾朋友蒞臨我館參觀指導。謝謝大家。 [05-30 10:11] |
|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李曉良 感謝王晨陽先生。攝影是記錄生活的方式,也是傳播文化的載體。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將舉辦“非遺裡的美好生活”攝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動。下面請徐行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05-30 10:11] |
|
中國旅游報社社長 徐行 很高興有機會向大家介紹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中國旅游報社策劃舉辦的2024“非遺裡的美好生活”攝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動,包括報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發展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2024“非遺裡的美好生活”攝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動旨在通過藝術化瞬間和場景呈現,反映滲透在非遺中的 “記憶”“淵源”“文明”和“感觸”,尤其是反映非遺與現代生活相結合中展現出的社會認同感和凝聚力。 作為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之一,本次活動從4月24日啟動,到5月17日征集結束,共收到了來自1291人次報送的7664幅作品。目前,我們正組織相關專家進行作品遴選工作,計劃從6月初開始,在中國旅游新聞客戶端進行網絡投票,最終將結合網絡投票和專家意見確定入選作品。 本次活動,重在體現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成果。應征作品內容上包括非遺助力鄉村振興、非遺豐富文化生活,以及非遺融入大眾衣食住行的大量細節,可以說,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20多年以來中國履約實踐的一次集中體現。我們希望借此活動,能進一步提升大眾對非遺的關注和認知,激發全社會參與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的熱情。 在傳播方面,中國旅游報社除了通過專題策劃和深度報道,持續展現非遺工作效果和成果,還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指導下,與各地共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活動,如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秀案例、全國非遺特色旅游線路等征集展示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挖掘了地方非遺保護傳承的典型經驗,為行業提供了參考借鑒,還通過全媒體多平台傳播,展現了非遺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讓大眾在旅途中走近非遺、體驗非遺、愛上非遺,讓非遺傳承人獲得更廣闊的展示平台、更豐厚的價值回報。 [05-30 10:15] |
|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李曉良 感謝徐行先生。作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中的一個品牌,雲游非遺﹒影像展已經舉辦多年。下面請潘燕女士介紹今年雲游非遺﹒影像展有關情況。 [05-30 10:15] |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 潘燕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大家好!2024“雲游非遺﹒影像展”,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與騰訊、愛奇藝、優酷、嗶哩嗶哩、抖音、快手、微博、酷狗音樂、QQ音樂、小紅書等網絡平台共同承辦,將繼續雲端匯聚精彩內容、帶領用戶雲觀非遺,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是精選非遺影像片單,在活動期間限時免費播放。騰訊視頻將聯動傳統手工藝、表演、飲食烹飪等多垂類內容,匯集《敘非遺﹒苗藝》《巫咸技憶》《非遺正青春》《了不起的非遺》等精品非遺紀錄影像。 愛奇藝將結合限免片單《講究》系列、熱門影視劇非遺特輯等精選內容組成活動專題,推出影劇薈萃、記錄傳承、綜藝大觀、活力再現四大活動板塊,集中展現傳統服飾、手工藝等方面非遺影像。 優酷將集中展映站內《了不起的匠人》系列、《假如顏色會說話》《谷雨中國》《大國匠人遇見非遺》等非遺影像。 嗶哩嗶哩將聚合站內多部非遺紀錄片打造影像展映專區,此外,還將針對平台用戶特性,組織開展非遺知識問答、主題音樂會、展示展銷線下活動。 [05-30 10:17] |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 潘燕 二是熱門話題多樣互動,鼓勵用戶參與關注。抖音將開設#2024閃光行動 和#一見愛上傳統文化 雙互動話題,開展短視頻作品征集和精選非遺視頻展示。同時,抖音直播也將邀請站內民樂、戲曲類達人進行直播,邀請主持類達人通過直播分享家鄉的非遺技藝。 快手將發起“快手有非遺”話題,聯動非遺、傳統文化類達人,鼓勵用戶分享非遺故事、展示精彩手藝。此外,還將結合快手非遺“新市井”IP,連續30天直播展示非遺手藝人的精湛技藝和傳統戲曲人的舞台風採。 微信視頻號將推出“燈火人間-非遺月”活動,邀請地方文旅部門、非遺傳承人、非遺保護單位,圍繞曲藝、戲曲、手工藝、美食、民樂等方向進行內容集中呈現。 小紅書將集納站內優質非遺內容相關視頻筆記,並鼓勵用戶帶話題#非遺傳承 發布相關內容。同時,將發布“非遺上新”公益扶持計劃,以“設計賦能”的方式,助推傳統非遺創新發展,讓傳統手工藝融入現代生活。 [05-30 10:18] |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 潘燕 三是新技術帶來新體驗,創新傳承更多方式。酷狗將上線“聽見非遺,聽見音樂的力量”主題活動,邀請音樂人作為家鄉非遺推廣者﹔發布主題歌單,展示非遺傳統音樂及融合非遺元素的國風歌曲﹔活動頁面還將設置互動環節,網友可一鍵生成家鄉非遺海報並分享。 QQ音樂計劃通過用戶錄制聲音,結合算法制作指定非遺音樂,讓每個人都成為非遺“傳唱人”。同時,站內國樂榜單針對民樂、曲藝、民歌等音樂類型,基於本地用戶收聽指數進行排名,網友通過切換所在地即可實現“跟著歌曲游四方”。 微博平台將運營#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話題和#非遺在身邊#活動話題。上線“致敬守藝人”“拍拍身邊的非遺”等專題欄目。同時,協會將邀請積極助力傳統文化傳播的演藝人、大V代表,作為“非遺星推官”參與活動話題。騰訊新聞也將對活動予以宣傳支持。 6月7日起,各平台專題專區將陸續上線,6月8日,各方資源將集中推送,全力打造熱點,相關展映活動將持續到6月30日。 [05-30 10:20] |
|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李曉良 感謝潘燕女士。下面進入提問環節,各位媒體朋友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可以現場與我們的發布人交流。依照慣例,請各位記者提問前通報一下所在媒體機構。現在請大家舉手提問。 [05-30 10:20] |
|
記者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老百姓共享非遺成果的好機會,各地群眾也都非常期待能參與其中,今年有哪些特色活動,群眾如何參與? [05-30 10:20] |
|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謝謝你的提問及關注。我們鼓勵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通過廣播電台、報刊、雜志等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直播平台、視頻網站等新媒體平台發布活動信息,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將建立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題,展示重點活動及各地活動情況。 我們發動各地基於本地的非遺項目和相關場所,開展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便於參與的活動。據初步統計,各省(區、市)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將舉辦12614項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其中線下活動9642項。 [05-30 10:22] |
|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一是總結非遺保護成果,開展非遺法宣傳普及。遼寧撫順舉辦非遺成果展﹔江蘇舉辦“匠心鑄華章 非遺頌祖國”主題作品展,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來非遺保護成果。湖北鄂州、廣西賀州、貴州銅仁和黔東南、甘肅蘭州、寧夏中衛開展非遺法普法宣傳。 二是依托非遺場館,營造非遺沉浸式體驗場景。北京豐台非遺展示體驗中心、天津市西青非遺展示空間、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非遺綜合性體驗展示館、青海西寧非遺館等相繼開館﹔山西大同新增公布11家非遺傳承所﹔遼寧依托雲上非遺館平台開辟“非遺雲展覽”專題,在錦州非遺傳承基地開展非遺沉浸式體驗活動﹔浙江非遺館“非遺之夜”主題市集從“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一直持續至6月底。 三是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群眾參加活動更便捷。吉林延邊舉辦“傳承非遺 共建美好未來”非遺進社區進校園活動﹔江蘇宿遷在55個“鄉村書場”開展蘇北琴書經典曲目和新創曲目巡演﹔江西舉辦“非遺青年說”校園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山東臨沂舉辦“匠心手造青春力量”非遺文創大賽﹔河南平頂山依托非遺新青年開展推介會和青創市集、開展“文明實踐鄉村行”發動傳承人到鄉村開展非遺傳播﹔貴州依托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打造街區特色和全省、全市非遺項目展示窗口﹔海南海口舉辦“非遺小匠﹒非童凡響”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陝西舉辦“跟著非遺美食去旅行”非遺旅游線路體驗等活動﹔新疆克拉瑪依在鐵馬廣場和風華社區開展秦腔和豫劇下基層演出。 四是結合門類特點,非遺活動專業性強。天津舉辦京津冀三地京東大鼓展演﹔吉林舉辦中國北方八卦掌交流展演﹔上海在10家電影院舉辦非遺傳統戲曲電影展映周﹔浙江嘉善以“田歌裡的江南”為主題舉辦長三角民歌薈﹔福建舉辦閩台非遺精品展、閩台對渡文化節、國家級非遺專項資金支持項目展演等﹔廣東以“武韻灣區 傳承美好”為主題舉辦武術類非遺項目展演等﹔廣東茂名舉辦“齊來趁圩”文旅消費活動﹔重慶沙坪壩舉辦“黃葛樹下龍門陣”故事會、雲南迪慶舉辦雲南民歌大家唱活動。山東啟動全省非遺講解員大賽。湖北秭歸、湖南汨羅、浙江嘉興,上海寶山、新疆喀什、新疆博湖等地將舉辦端午節慶活動和賽龍舟民俗活動。 這些形式多樣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將讓群眾在家門口從身邊人、身邊事了解共享非遺保護成果,參與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05-30 10:26] |
|
記者 經濟日報記者提問。作為國家級的非遺館,中國非遺館近年來舉辦了眾多非遺活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觀眾到館還會有其他哪些展覽和體驗? [05-30 10:26] |
|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黨委書記 王晨陽 謝謝經濟日報的關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通過開展工藝美術精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實物的征集收藏、項目的保護研究和展覽展示展演,文創產品研發、社教服務和培訓等,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2022年2月開館以來,我館推出剪紙、皮影、陶瓷、刺繡、篆刻、藍印花布、文房藝術等35個臨時展覽,舉辦“遇見非遺”等系列非遺展演活動152場,展示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國家級和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幾百項。為近千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搭建展示平台,向社會普及非遺知識。 [05-30 10:27] |
|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黨委書記 王晨陽 目前正在展出的展覽有:“文脈華滋”中國工藝美術常設展、陝北(榆林)民歌展和“花開敦煌——常沙娜從藝八十年藝術和設計展”等。 “好山好水出好茶——茶文化茶生活展”,於5月21日國際茶日當天開展,展覽將持續至6月16日。本展是我館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的,重點展示浙江省金華市與茶相關的非遺項目,通過“古韻茶源”“茗類薈萃”“器以載道”“禮樂茶宴”“現代茶生活”“繽紛茶品”六個單元,讓大家生動感受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脈又具有鮮活現代氣息的非遺茶文化、茶生活,讓更多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本展也是踐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保護承諾的具體舉措。 [05-30 10:28] |
|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黨委書記 王晨陽 為讓群眾能夠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和端午節期間,通過走進非遺館,進一步了解中國絢爛多姿的優秀傳統文化,我館近期即將開展的還有: “五彩錦簇——中華服飾文化展”,這是我館和北京服裝學院聯合主辦的,將於6月7日正式開展,分為“多元一體”“衣冠流傳”“錦繡華彰”“繼古開今”四個單元,共展出228件(套)經典性服裝服飾,較為全面地展示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環境裡的中華服飾形態,也展現中華服飾生動活潑、勇於創新的當下,堪稱一場中華服飾文化的盛宴。本展將引導觀眾感悟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力,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逐夢藍彩——鐘連盛景泰藍藝術展”,將於6月6日開展至7月16日,呈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景泰藍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鐘連盛及其學生的108件(套)作品。以景泰藍工藝展現時代風華,繪就中華盛世的瑰麗畫卷,也見證了景泰藍工藝走向世界舞台的輝煌歷程。 6月7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啟動,8日,9日是周末,6月10日周一是端午節放假,我館照常開放。連續四天,我館將在館中央大廳舉辦京津冀非遺市集,邀請來自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多位傳承人現場展示多項非遺代表性項目,歡迎觀眾參觀、體驗並購買相關非遺作品,“把非遺帶回家”。 節日期間,我館將繼續推出非遺手工藝體驗活動。五層的“好山好水出好茶——茶文化茶生活展”內,將展示點茶、古琴藝術等相關非遺代表性項目﹔四層的非遺手工藝體驗中心內,古法制玉、敦煌石粉彩繪等手工藝體驗項目也將面向群眾持續開放。謝謝。 [05-30 10:31] |
|
記者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請問這次“2024‘非遺裡的美好生活’攝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動”的亮點和宣傳計劃有哪些? [05-30 10:32] |
|
中國旅游報社社長 徐行 謝謝你的關注!本次“2024‘非遺裡的美好生活’攝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動”的亮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緊扣主題。活動緊扣“非遺裡的美好生活”這一主題,不僅展現了非遺的傳統魅力,還探索了非遺與當下生活相結合的現代活力,體現了“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的時代要求,傳達了“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這一現代意義。 第二,角度各異。多層次、多角度、多類別,以攝影的藝術價值展現非遺內涵與風採,以非遺的獨特魅力,觸動人心,觸發活力,同時引發大眾對非遺的深度思考和興趣。 第三,參與廣泛。本次活動,我們聯合全國性攝影協會等組織,在全國各省區市文化和旅游廳(局)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的幫助下,短時間內征集了一批較高質量作品。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網絡投票、宣傳推廣等環節進一步提高公眾參與度。 [05-30 10:33] |
|
中國旅游報社社長 徐行 關於宣傳計劃,中國旅游報社將發揮媒體整合優勢,通過報紙、網站、移動客戶端多元化多渠道傳播活動相關信息和最新進展,還將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上開設互動話題,吸引更多網友關注和參與。 此外,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後,還將在重慶奉節舉辦2024“非遺裡的美好生活”攝影作品展,邀請全國主流媒體、知名旅游博主等開展體驗行活動,探訪匠人工作室、非遺博物館,品鑒非遺美食,體驗非遺特色旅游線路,全方位宣傳“非遺裡的美好生活”,以激發更多的關注,喚起更高的熱情,在“有意義”“有意思”和“有意境”的遞進過程中,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非遺,吸引更多人參與非遺保護傳承工作。上述活動,也誠邀在座的媒體同仁積極參與。 謝謝大家。 [05-30 10:35] |
|
記者 中國文化報記者提問。今年已經是雲游非遺影像展舉辦的第五年了,請問在這幾年中,各大網絡平台在非遺內容傳播工作中發揮怎樣的作用?今年的活動又有了怎樣的提升? [05-30 10:35] |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 潘燕 謝謝你的關注和提問。雲游非遺影像展的發起之初,是希望在線上能夠構建起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充滿活力、貼近百姓的非遺傳播生態,所以選擇以精品音視頻非遺內容作為展映基礎,結合互動玩法、話題征集引導全民參與,讓非遺元素處處體現,讓寶藏內容能被看見,鼓勵每個人多去發現身邊的非遺。通過近些年各網絡平台的重點支持、持續推廣,已經營造出了濃厚的線上非遺傳播氛圍。 各個長視頻平台在活動期間對精選影像進行限時免費展映,這其中既有原本僅限平台會員可看的商業片源,也有需要額外付費的非遺教學課程,涵蓋了紀錄片、訪談等多種非遺影像類型,以平台之力踐行文化惠民路線,盡可能地降低觀眾的觀看門檻,鼓勵大眾通過觀看精品影像,能夠有機會深入了解非遺、關注非遺記錄傳承工作,據統計,過去四年在遺產日期間的精選影像播放量累計已超7.2億次。 [05-30 10:37] |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 潘燕 短視頻、直播平台則有了更加豐富多樣的非遺內容和非遺人群。目前在1557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有超99%的項目都擁有了持續在運營的新媒體賬號和內容。由於短視頻、直播的創作較為便捷,能夠為不同地域的創作者和觀眾都提供直觀交流的機會,新媒體也成為了各地非遺內容的新“傳播場”。因為內容和風格貼合年輕人的習慣和喜好,據平台數據分析顯示,現在非遺短視頻創作者年齡以“80後”、“90後”後為主,而非遺內容觀眾和非遺產品消費者則以“90後”“00後”居多,可以說通過持續在網絡中的推廣和宣傳,讓非遺的傳播方式更加親切生動,讓非遺相關的人群變得更加年輕化,讓傳承有了更具象、更具生命力的呈現,讓傳統非遺與時代發展的節拍同頻相合。 [05-30 10:38] |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 潘燕 為了更好地緊跟百姓的喜好和選擇,積極促進線上線下聯動,今年影像展拓展了更多的參與平台,進一步擴大活動的宣傳范圍和受眾群體。同時,也鼓勵平台延展更多線下內容、推廣自有非遺主題IP、發起結合平台特色的非遺活動,讓影像展擁有更多獨具特點的個性標簽和多元化的呈現模式、參與模式。 雲游非遺影像展到今年已經是第五年了,我們希望通過五年來積累的既有數量又有質量的非遺影像內容和不斷融合、提升的互動方式和創新技術,實現雲端遍賞精彩非遺的初心,通過鼓勵大眾共同保護、傳承好精彩非遺,來賡續歷史文脈、譜寫時代華章。謝謝。 [05-30 10:39] |
|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主持人 李曉良 謝謝各位媒體記者朋友的提問。由於時間關系,提問環節就到這裡。感謝大家對文化和旅游工作,特別是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持續關注和支持。歡迎大家積極參與報道“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助力新時代非遺保護與傳承發展。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05-30 10:4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