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新聞發布會
介紹第八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總體情況、籌備情況。
直播時間: 2024年10月10日 10:00 - 11:00
直播嘉賓: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新聞宣傳處處長、主持人:高波 ,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胡雁 ,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劉顯世 , 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任廣鋒
 
 
直播圖片 更多>>
  •   2024年10月10日上午10:00,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总体情况、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文化和旅游部新闻中心 郝跃翔 摄

    新聞發布會現場

  •   2024年10月10日上午10:00,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总体情况、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新闻宣传处处长、主持人高波。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 周祎 摄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新聞...

  •   2024年10月10日上午10:00,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总体情况、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 周祎 摄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

  •   2024年10月10日上午10:00,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总体情况、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刘显世。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 周祎 摄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

相關媒體 更多>>
    相關摘要 更多>>
    背景資料 更多>>
       
      文字實錄 正序 | 倒序 手動刷新 自動刷新: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新聞宣傳處處長、主持人 高波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文化和旅游部新聞發布會。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濟南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八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於10月17日至21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今年適逢我國批准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周年。本屆博覽會將聚焦“保護傳承 守正創新”主題,全面展現我國加入《公約》20年來非遺保護的實踐成果。今天我們邀請到非遺博覽會的主辦、承辦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向大家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我先介紹一下參加今天發布會的發布人: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胡雁先生,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劉顯世先生,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任廣鋒先生。我是辦公廳高波。首先,請胡雁先生介紹第八屆中國非遺博覽會的總體情況。 [10-10 10:00]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第八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新聞發布會。首先,借此機會,向各位新聞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非遺博覽會是文化和旅游部保留舉辦的省部級展會活動,是非遺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重要展會,迄今已舉辦七屆。10月17日至21日,第八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將在山東濟南舉辦。今年適逢我國批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周年。通過20年的實踐,我國已形成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銜接,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體系,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將以“保護傳承 守正創新”為主題全面展現20年來中國非遺保護的實踐成果。本屆博覽會,堅持專業性、創新性、體驗性、群眾性,以專業的知識、豐富的內容、新穎的展陳,打造非遺展示新空間、新場景,著力提升品牌化、市場化、年輕化水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10-10 10:03]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一是展現非遺連接現代生活之美,讓非遺“活”起來。聚焦非遺在現代社會展現的生態美、匠心美、創業美、互鑒美的特點,設立“美在生態更生動”、“美在匠心更創新”、“美在鄉村好光景”、“美在交流與互鑒”展區,展示我國非遺系統保護、傳承有序、成果豐碩的生動局面。“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交流分享活動,以參展單位、專業買家為主,邀請部分非遺領域相關人員,圍繞非遺連接現代生活,交流分享、探討研究非遺的創新發展、現代傳播、時尚表達的工作路徑和有效舉措。活動邀約旅游景區、歷史文化街區、文化企業等作為專業採購商到場參加,搭建項目保護單位、非遺相關企業與各方的供需對接平台,讓非遺傳承不僅“養精神”、“富腦袋”,也“強筋骨”、“富口袋”。 [10-10 10:06]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二是展現非遺傳承青年力量之美,讓非遺“火”起來。設立非遺研培高校展區,活靈活現的縮微太和殿走獸琉璃、充滿現代江南風情的蘇繡、“遠在山村裡有人問”的苗族銀飾……這些研培計劃學員的最新創作,充分展示“傳二代”青春賦能非遺傳承的新力量。與奶奶一起繡制“針棒”香包的孫歌堯、與爺爺一起創作錫雕的王璽然以及老中青三代一起表演呂劇,讓我們看到了非遺的薪火相傳、弦歌不輟。濟南市“泉城非遺娃”也將登上非遺小舞台,展示非遺進校園的最新成果。博覽會通過逛展、直播、互動等方式吸引年輕人參與非遺保護,還設立多處研學教室、研學點位,打造研學空間,為青少年深度參與非遺傳承、創新助力非遺傳播提供更多機會。 [10-10 10:08]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三是展現非遺與新技術結合之美,讓非遺“潮”起來。邀請致力非遺傳播的新媒體平台、非遺展示的新技術應用,展示新媒體傳播和數字化展現的新成果,打造沉浸式非遺應用場景。戴上AR眼鏡,彷佛走入千畝麥田,感受“一日能看千台戲、三天能聽萬卷書”的馬街書會盛況﹔置身皮影體感互動空間,舉手投足,帶動皮影角色演繹世間百態﹔紙鳶漫游空間,一鬆一拽,感受天高地闊放飛樂趣。抖音的百YOUNG非遺體驗,百度百科的AI非遺館,微博的非遺煥新計劃,京東方藝雲的非遺作品數字化展示,泡泡瑪特的非遺潮玩,都為非遺保護提供新視角、新創意和新思路。最後,再次感謝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非遺保護工作的大力支持,誠摯邀請各位媒體朋友屆時赴山東濟南博覽會現場進行採訪報道。謝謝大家! [10-10 10:09]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新聞宣傳處處長、主持人 高波 感謝胡雁先生。正如發布人介紹,本屆非遺博覽會將展現非遺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非遺在青年群體的傳承、非遺與新技術的結合,讓非遺活起來、火起來、潮起來。為此,主辦各方將組織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展覽展示和體驗活動。下面,請劉顯世先生介紹第八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具體活動安排。 [10-10 10:10]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 劉顯世 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山東文化和旅游發展、關心支持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新聞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第八屆中國非遺博覽會聚焦展現非遺之美,主要有《保護傳承 守正創新》主題展,設置4個重點板塊,“美在生態更生動” 選擇典型的非遺項目,全面展示2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整體文化生態風貌。“美在匠心更創新”通過錦繡華裳、妙手生花、東方器韻、匠心雕琢、書香浸潤等板塊展現非遺的匠心之美。“美在鄉村好光景”遴選13個非遺工坊與2個傳統工藝工作站,展現非遺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取得的成效。“美在交流與互鑒”展示我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雲錦、京劇、昆曲、剪紙、皮影戲等,體現文化的交流互鑒。 [10-10 10:11]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 劉顯世 主題展還設置新呈現、新創意、新體驗展區,重點展示非遺數字化傳播、研培計劃、研學體驗等方面成果,搭建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新空間。“健康養生區”通過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四大懷藥炮制技藝、藏醫藥展示,展現非遺在強身健體、防治疾病、守護民眾健康領域的傳承與創新。根據不同展覽主題,展館內設置互動式、沉浸式小劇場,為參觀者提供穿扮、聽曲、品茶、賞味、手創等體驗。在一層設置非遺小舞台,定期安排傳統音樂、舞蹈、戲曲、曲藝、傳統體育等非遺項目表演。主題展共有參展參演項目211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47項。 [10-10 10:12]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 劉顯世 博覽會開辟項目自主參展區,參展商自願申請展位並自行設計搭建,為有實力有意願的項目或創意設計企業參展提供機會,已確定自主參展項目14個。山東非遺展區分為“河和之契”“四海升平”兩個板塊,並設置濟南專區,展示山東省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服務重大戰略的保護成果。“和合共生”非遺民俗薈位於主場館外廣場,設立了非遺美食展位和廣場舞台,以全國各地非遺美食展銷、民間舞蹈演出為主,展示非遺的人間煙火氣。博覽會充分發揮平台優勢,推動參展單位之間交流溝通,促進參展商與採購商洽談交易,舉辦“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交流分享、非遺品牌發布、曲山藝海合作聯盟成果洽談等活動。 [10-10 10:13]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 劉顯世 每一屆中國非遺博覽會的成功舉辦,都得到了廣大新聞媒體朋友的大力支持。在此,誠摯邀請大家屆時到“孔子家鄉,好客山東”,參觀、報道第八屆中國非遺博覽會的盛況,親身感受非遺的魅力,體驗“好客山東”的熱情。謝謝大家! [10-10 10:14]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新聞宣傳處處長、主持人 高波 感謝劉顯世先生。濟南市是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的承辦地,為博覽會的舉辦精心組織,做了大量具體工作。下面,請任廣鋒先生介紹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的籌備情況。 [10-10 10:14]
        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任廣鋒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借此機會,我代表濟南市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濟南市發展、關心支持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新聞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中國非遺博覽會是非遺領域的全國性重要品牌活動,已成為展示非遺保護成果、宣傳非遺保護理念的重要平台。我們全力以赴將本屆博覽會辦成人民的節日、文旅促消費的盛會、非遺保護成果的集大成。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做好服務保障。我市將辦好第八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列入市政府工作報告,成立了執行委員會,市直有關部門單位配合參與,明確了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形成了良好溝通機制和工作合力。強化細節管理,細化工作方案,加強安全管理,建立由衛健、市場監管、應急等部門組成的專班,制定嚴格縝密的安保方案和應急預案,建立安保工作小組,合理配備安保人員、設施設備,開展安全巡檢與重點檢查。運用科技手段,做好交通、人流等數據分析,細化展館、入住賓館、市內交通等各個環節的安全保障,做到防控措施更精准、突發情況應對更及時、制定預案更科學。做好接待服務,細化程序,緊密銜接食宿、交通、安保、場館服務等。做好賓館、場館等飲食、衛生、安全監督檢查。做好志願者、賓館、場館服務人員培訓,努力做到熱情周到服務,展現城市良好形象。 [10-10 10:15]
        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任廣鋒 二是強化展陳設計,完善專業化的展陳體系。完善博覽會總體方案和策展大綱,高標准、專業化實施策展和設計,採用沉浸式、情境化、動靜結合、交互體驗、科技賦能等多種表達形式,建立起專業化的展陳話語體系。充分展示“非遺﹒非常美”理念,讓“人民的非遺 文化的瑰寶”“非遺助力美好生活”“探索中國非遺 對話千年文明”成為到場觀眾共識。 [10-10 10:17]
        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任廣鋒 三是強化市場化發展,打造新質文旅展會。以多門類、區域性、鄉村等非遺項目和優秀案例為重點招引對象,不僅有大型非遺企業,也招引高校、文化創意企業參展,展示非遺創新作品,以及非遺與旅游融合、數字化展示等各領域融合發展新業態,多角度優選非遺項目參展,提供更優質的展覽內容和展銷產品,將博覽會打造成好看、好玩、好吃、好購的消費場景,把商旅“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加強參展項目、購買商、媒體協作,做好信息互通,確保參展各方有所惠益,達成預期成果。促進交易消費,近百家專業採購商擬參會。促進供需對接,組織採購商與參展項目的供需洽談合作。設立直播間,為參展項目、新媒體、網絡達人提供直播銷售服務,打造線上中國非遺博覽會,實現既有流量又有銷量。  [10-10 10:18]
        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任廣鋒 四是強化氛圍營造,廣泛吸引群眾參與。充分利用濟南市高層建筑牆體多媒體廣告、戶外電子大屏、地鐵和公交移動電視、出租車LED燈箱等播放博覽會宣傳片、電子海報和宣傳口號,營造濃厚熱烈的活動氛圍。在各公共場所、非遺傳承體驗場所等舉辦與博覽會相關系列活動,提升非遺博覽會知名度,讓濟南市民關注博覽會。以上是籌備情況。借此機會,再次向長期關心支持濟南文旅事業、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界朋友們發出誠摯的感謝! [10-10 10:19]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新聞宣傳處處長、主持人 高波 感謝任廣鋒先生。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歡迎各位媒體朋友與我們的發布人現場交流。依照慣例,提問前請記者通報一下所在媒體機構。現在請大家舉手提問。 [10-10 10:19]
        記者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剛才發布人介紹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將全面展示中國非遺保護20年工作成績。請問20年來,中國非遺保護主要有哪些做法和經驗? [10-10 10:20]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2004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出批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決定。2005年3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履行締約國義務角度,在中央政府層面全面部署開展非遺保護工作。2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強非遺保護工作,促進非遺薪火相傳,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也為國際非遺保護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一是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體系更加完善。近年來,我國相繼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完善以各級非遺行政部門為主導,非遺保護中心、非遺館、非遺保護協會為骨干力量,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中央財政設立國家非遺保護資金,用於開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等的保護傳承活動。公布5批共155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056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列入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項目10萬余項,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設立2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全國有210多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10-10 10:22]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二是非遺薪火不斷更加傳承有序。我國不斷完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制度,開創性認定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加大對代表性傳承人開展授徒、傳藝、交流活動的支持力度。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活動進行年度評估和動態管理,建立退出機制。激勵代表性傳承人更好履職盡責,年度評估優秀的將給予更多支持措施。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幫助傳承人提升技能藝能,累計培訓受益人數超過10萬人次。推動非遺學科專業建設,已有21個本科院校設立非遺保護專業。 [10-10 10:23]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三是非遺融入生產生活更加深入。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發布涵蓋383個項目的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支持各地依托非遺資源建設9100余個非遺工坊,開展技能培訓,帶動群眾就業增收。推出非遺特色鮮明的主題旅游線路、研學旅游產品,在有效保護前提下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推進非遺保護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建立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長城沿線非遺保護協調機制。推動非遺不斷融入生產生活,讓更多的群眾共享非遺保護利用的發展成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激發人民群眾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用非遺為中華民族培根鑄魂,凝結和綿延中華民族精神。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回顧20年來中國非遺保護歷程,有利於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找准非遺保護工作在新發展格局中的位置。保護非遺符合人類的普遍利益,同時也是建設人類持久和平與安全的寶貴資源。本屆非遺博覽會堅持展示非遺系統性保護成果,講好中國故事,為保護人類共同遺產作出中國貢獻﹔同時凝心聚力,扎根中國文化、立足中國國情,共同迎接中國非遺保護的下一個20年。 [10-10 10:24]
        記者 中國文化報記者提問。請介紹一下在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上,作為東道主,山東有哪些精彩呈現? [10-10 10:25]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 劉顯世 感謝您的提問。本屆非遺博覽會山東展區面積共1845平方米,展覽包括“河和之契”、“四海升平”板塊和濟南專區,重點展示近年來我省錨定“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推動非遺服務和融入重大戰略、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非遺篇章的積極作為、特色品牌。“河和之契”品牌是山東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非遺服務和融入黃河、大運河國家重大戰略的創新舉措,現已成功舉辦兩屆,榮獲山東省政府文化創新獎,成為全國唯一同時聚焦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遺特色活動。“河和之契”板塊,我們策劃了山東省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遺精品展,圍繞“河和之契?錦繡齊魯”主題,精選全省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織繡印染、服裝服飾類36個項目及傳承人,集中展現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所期待的“錦繡篇章”。“四海升平”品牌是山東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非遺服務和融入海洋強國、海洋強省重大戰略的實際行動。“四海升平”板塊,我們策劃推出了山東省沿海非遺精品展,圍繞“四海升平﹒向海而興”主題,精選全省沿海各地與“海洋”主題生產生活習俗相關的傳統技藝、傳統美術類32個展示項目及傳承人,重點展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所期待的“幸福篇章”。濟南專區以泉式生活為主題,分為泉式養生、泉式美工、曲山藝海三個方面,集衣食住行用娛等生活本色,展現濟南非遺地域特色,重點展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所期待的“濟南篇章”。相信通過這三個“篇章”,觀眾將全方位領略浩蕩悠長的齊魯風韻,深入感受“好客山東”的創新活力。 [10-10 10:28]
        記者 山東廣播電視台記者提問。濟南市如何體現“人民的非遺、文化的瑰寶”辦會特色,讓博覽會更加吸引人民群眾參加? [10-10 10:28]
        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任廣鋒 謝謝您的提問。濟南市讓博覽會更有文化內涵、更立體呈現、更具參與性,在做好展會設計策劃的同時,更注重博覽會的群眾性。在服務群眾方面,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策劃更多互動性活動。推出“小小手工匠”活動,組織學生群體體驗,參與研學人數預計達5000人以上。發動“穿漢服逛展館”活動,對穿漢服游展館的觀展人員,實行研學體驗優惠。發動“觀展集章打卡”活動,每個展區設印章打卡點,集齊印章,可免費領取小禮品。二是營造更濃厚的展會氛圍。舉辦“非遺小舞台”演出,遴選近20個表演類節目,每天常態化表演全國各地曲藝、戲曲節目。舉辦“非遺服飾秀”,在展館空間流動展示,串聯各展區,形成整體氛圍烘托。舉辦“和合共生”非遺民俗薈,在展館外廣場設計美食展位40個、廣場舞台1處,以全國各地非遺美食展銷、民間舞蹈演出為主,營造非遺市集氛圍,突出非遺美食最撫凡人心的特點,增強博覽會人間煙火氣。三是設置更齊全的功能空間。充分利用好展會資源,在展館設置主舞台、非遺小舞台、醫養健康區3個功能區,直播間、洽談間2個服務空間、1個盛裝游客服務區,提供齊備的功能空間,合理布局,為參展提供便利服務,為觀展提供多樣化空間,持續保持展覽熱度和活力。 [10-10 10:30]
        記者 總台央廣網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今年中國非遺博覽會上將組織“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交流分享活動。能否具體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10-10 10:31]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 胡雁 謝謝您的提問。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綏德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後指出,要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舉辦這次交流分享活動,是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任務的實際舉措。主要有三方面的考慮。一是推動交流。非遺保護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文化事業。代表性傳承人、企業、院校、平台、媒體、行業協會等都是非遺保護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中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和大膽的探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因此,舉辦此次活動,就是希望為各界搭建交流的平台,分享大家在各自領域推進“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經驗做法和成功案例,達到相互學習、相互啟發、相互借鑒的目的,凝聚發展共識、形成工作合力。二是促進融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近年來,我們指導各地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用非遺豐富旅游的文化內涵,讓旅游為非遺提供更多的實踐和應用場景,激發非遺的生機和活力,據報道,80%的A級旅游景區融入了各類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推動非遺連接現代生活,很重要的一點是做好“非遺+”和“+非遺”這篇大文章。因此,在此次活動中我們邀請了旅游、教育、傳播、科技等多個領域專家和從業者,大力推動非遺與相關領域、相關業態、相關產品合理融合、深度融合、有效融合,產生1+1>2的效果。三是促成合作。非遺種類眾多、資源豐富,為各行各業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靈感來源。從《隻此青綠》的筆、墨、篆、絹等非遺中,感受跨越時代的文化共鳴﹔在《非遺裡的中國》贊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中華文化的根與魂﹔《去有風的地方》感受風花雪月的美好浪漫、學習扎染木雕等非遺技藝,成為旅游新的打開方式﹔在短視頻平台上,眾多達人用炭花舞、獨竹漂、打鐵花等非遺技藝,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創造力。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和鼓勵非遺傳承人和相關企業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加大和各領域的合作力度。因此,我們希望通過舉辦此次交流分享活動,讓非遺傳承人、項目保護單位、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非遺工坊和景區、品牌相互了解、雙向奔赴、共同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10-10 10:34]
        記者 中國旅游報記者提問。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國潮非遺出彩出圈,人們願意通過多種活動感受非遺。請問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期間,觀眾除了觀展還能獲得哪些新的體驗? [10-10 10:34]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 劉顯世 謝謝您的提問。本屆中國非遺博覽會不僅有“好看”的主題展覽,還在同期舉辦“好玩”的非遺活動,通過布局城市空間,整合非遺資源,為市民和游客打造“流動的博覽會”。我們將在濟南東部新區閱讀主題圖書館式購物中心舉辦“趕個新國潮”青年創意市集,邀約各省研培院校報名參與,展示濟南市非遺創意設計大賽成果、泉城非遺娃創作作品等。組織開展博覽會大篷車進社區展示展演展銷活動,主城區5區每個區組織2場非遺大車、泉城非遺娃活動。舉辦曲山藝海聯盟展演,在大明湖南豐戲樓、百花洲曲藝書場、大觀園茗曲閣,邀約10家各省聯盟團體展演。除濟南市的多彩活動外,我們還發動全省各地同步在景區、街區、社區廣泛開展非遺社區實踐活動。以本地非遺項目為主,邀請外地非遺項目參與,開展傳統手工藝競技、傳統藝術展演、非遺美食品鑒、非遺項目推介、非遺時尚嘉年華等各具特色的非遺展示、展演、展銷等活動,將博覽會送到群眾身邊,讓群眾在家門口欣賞精彩非遺項目,促進非遺產品消費,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進一步擴大博覽會影響力。 [10-10 10:37]
        記者 環球時報記者提問。中國非遺博覽會在濟南市舉辦了多屆。請問結合承辦非遺博覽會,濟南在推動非遺保護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10-10 10:37]
        山東省濟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任廣鋒 謝謝您的提問。正如您所說,非遺博覽會和濟南有著深厚的淵源,今年第8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即將啟幕。作為國家級的非遺展會,中國非遺博覽會推動了濟南非遺的保護傳承弘揚,也帶動著濟南非遺保護工作的提升。近年來,我們以建設“非遺名城”為目標,深入實施“一十百千萬”工程,即:放大一個品牌——中國非遺博覽會帶動效應,打造“泉潤非遺”十大品牌活動,選樹百名“泉城非遺人”,建設千個“泉城非遺坊”,培育萬名“泉城非遺娃”,可以說“非遺”已經成為濟南的一張亮麗名片。目前我們有13項國家級、108項省級、565項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8位國家級、68位省級、278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依托豐富的非遺資源,我們積極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打造“泉﹒美食”“泉﹒民俗”“泉﹒民藝”3條非遺特色旅游線路﹔公布百花洲、明水古城、濟南市文化館、大觀園非遺研學基地、虞山書院、山東泰順齋南腸博物館等7處非遺打卡點﹔舉辦中國非遺博覽會,“曲山藝海”展演、非遺創意設計大賽等品牌活動,不僅提升非遺的可見度、影響力,還增強了濟南旅游的文化內涵。隨著“一起逛展”成為時髦的社交方式,越來越多人“為了一個展,奔赴一座城”。我們也將創新展覽模式、充實活動內容、豐富文化服務,讓本屆非博會成為市民游客的“打卡點”,讓濟南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借此機會,我也向在座各位媒體朋友和全國游客發出邀請,歡迎大家來趵突泉看花燈,來大觀園聽山東琴書,在濟南感受美麗泉城的人間煙火! [10-10 10:40]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新聞宣傳處處長、主持人 高波 感謝媒體朋友,今天的提問環節就到這裡。第八屆中國非遺博覽會開幕在即,剛才主辦方向大家發出了邀請,歡迎媒體朋友們屆時前往“好客山東”,參與博覽會的宣傳報道。感謝大家對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關注和支持。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 [10-10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