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了“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社会,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这是党中央针对新时期、新阶段提出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战略方针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新的历史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新任务,是文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义不容辞的特殊的、重要的历史使命。下面,我就山西省文化厅党组和纪检组近年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和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谈点体会。
一、不断深化认识,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廉政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纳入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这个基础工作之中,面向全党全社会,广泛发动,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吴官正同志也指出:“反腐败是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较量。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这就充分说明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山西省文化厅纪检组,在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监察局和山西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对廉政文化的认识。我们认为廉政文化是社会认同的从政方面的心理倾向、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当代中国社会的廉政文化是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为核心,以倡导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主要内容,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廉洁的社会氛围和社会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的功能,要注重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问题,善于运用文化的力量来推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要增强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推动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唤起全党全社会的监督意识,推动监督措施的落实;要促进教育、制度、监督、惩治、改革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文化部门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舞台文艺、图书、资源共享工程、音像制品以及其它基本形式,充分宣传党的反腐倡廉政策法规;宣传廉洁从政的模范典型,鞭挞腐败分子;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努力形成良好的从政道德及价值去向。
二、切实总结和发展已形成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提升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省文化系统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工作特点:一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廉政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思想认识逐步提升,已形成了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廉政文化的辐射面不断得以拓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村的活动深入广泛。三是一些重大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响好。如2005年底,我们组织全系统创作人员创作了50多首廉政歌曲,有30多首在中纪委、省纪委的评比中获奖,其中山西省歌舞剧院吕新荣、郭新顺联合创作的《山歌一曲唱纲要》,获得了中纪委组织评比的特等奖。除组织廉政歌曲创作之外,我们还组织新创廉政歌曲演唱大赛,并首先在省直机关进行传唱。全省共组织两个《条例》的知识竞赛12场,直接参与人数200余人,现场观众人数达1.1万余人,在山西全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直接受到教育的党员领导干部达千余人,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受到了深刻教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四是充分调动和依靠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设施等载体成果。从今年开始,“十一五”期间山西省政府向全省59个享受西部政策的县每个乡镇文化站拨款10万元,市、县分别配套3万元、2万元,建设乡镇文化站;每个村补助5千元,为村文化大院购置文艺演出设备,大力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在建设文化设施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发挥其廉政教育的功能作用。此外,我们还形成了一批廉政公益广告、廉政书籍、廉政作品成果,各市文化部门创作出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艺节目等。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认真总结并发展已形成的工作经验,坚持不懈地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要切实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正确的工作目标。我们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深化和扩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为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山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来确定不同时期的工作目标,使廉政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有序推进。按照《实施纲要》、省委《意见》和文化部《意见》的总体要求,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文化强省”战略,认真制定廉政文化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至2010年底,全省绝大多数的县(市、区)建起廉政文化活动场所,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明显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意识明显增强,廉洁自律的人生理念深入人心,“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二)坚持开展好重点活动。开展重点活动,创新方式方法,努力贴近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耳入脑,讲求实效。山西是晋商故里,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发扬了诚实、守信、重义、勤俭、团结、敬业等优良品质,创造了晋商精神,形成了晋商文化。我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立秋》,以“勤奋、敬业、谨慎、诚信”为主题,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该剧入选了2005-2006年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剧目,为山西戏剧书写了浓彩重墨的一笔,引起了戏剧界的关注,两年已演出了280多场,中央领导胡锦涛、吴官正、李长春等都观看了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胡锦涛总书记说这是话剧界吹来的一缕春风。目前,《立秋》剧组不仅在山西演出,而且正由中宣部、文化部组织在全国进行巡演。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创作的上党梆子《赵树理》在北京和山西演出,也引起很大反响,观众都被赵树理不计较个人名利为党积极工作的事迹所打动。运城市蒲剧院还移植了河南豫剧《河阳知府》,颂扬廉政官员,宣传清明廉政,也是我省戏剧舞台上的一出优秀剧目。同时,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廉政文化必要的资金投入,现在正与省纪委、省委宣传部联合打造一台廉政文化文艺晚会,并将在全省进行巡回演出;将与省文联书法家协会联合组织全省廉政文化书法大赛;积极支持吕梁晋剧团移植上海京剧院的《廉吏于成龙》。我们要大力发扬晋商精神,太行精神,努力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山西特色廉政文化。
三、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实际成效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虽然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和一些成绩,但这项工作的发展仍然不平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等方面仍需不断提高。因此,对这项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放松。我们要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纳入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厅党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纪检组积极组织协调廉政文化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建立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山西省纪委、省委宣传部已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决定建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我厅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机制,由厅纪检组牵头,有关处室配合,成立工作机构,努力完成省纪委赋予我们的任务。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实践,注意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能只满足于面上的活动,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必须注重实效,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然要创造一定形式,但决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切实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受到教育,得到实惠,从而推动一方社会风气的好转,推动一方廉政环境的形成,推动一方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研究。要密切联系反腐倡廉工作实际,大力开展廉政文化研究,如廉政文化活动如何才能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感染力和多效性;如何结合“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深入挖掘山西廉政文化历史精髓;如何实现“晋商文化”与廉政文化的有机结合,打造新的晋商文化;如何从太行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本地的教育资源中深入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廉政文化资源,等等。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一些新的工作方式方法,要在积极的探索中,使廉政文化建设在思路上有新拓展、实践上有新突破,真正使这项工作更加深入,更加扎实,更富有成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