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年来,黑龙江省文化厅以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重点,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注重“四个结合”、“四个体现”,积极探索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方式、新途径,廉政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注重廉政文化建设与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相结合,体现廉政文化的思想性。一是领导重视,带头抓廉政文化建设。黑龙江省文化厅厅长白亚光同志撰写了题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国廉政文化》的文章,并以此为题为文化系统党员讲党课。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落实方案,厅领导班子成员尽职尽责,抓好廉政建设工作。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廉政文化氛围。黑龙江省文化厅每年集中利用一段时间,组织一至两项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创新廉政教育方式,扩大干部群众的参与范围。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通过发放廉政台历,督促党员干部加强学习;讲授廉政党课,明确廉政教育内容;放映廉政影片,进行典型教育;开展廉政提示,明辨是非荣辱观念;推出廉政承诺,明确应当履行职责;加强廉政考核,严格奖惩;进行廉政谈话,起到警示作用;建立廉政档案,为干部成长提供重要依据等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二、注重廉政文化建设与打造艺术精品相结合,体现廉政文化的艺术性。一是举办廉政题材文艺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创作出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相声、小品、二人转等廉政题材文艺作品。二是举办全省反腐倡廉文艺作品调演、巡演和展演活动,丰富廉政文化建设内容。黑龙江省评剧院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评剧《任长霞》,在全省巡回演出行程近万公里,观众3万余人次;齐齐哈尔市话剧团创作演出了大型反腐倡廉剧《最后一夜》,在全省巡回演出 400余场,观众达15万人次。三是组织专场演出,弘扬时代主旋律。黑龙江省文化厅在举办“庆七一”、“迎十一”、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等专场文艺演出中,安排了大量廉政题材的文艺节目,配合省纪委策划排演了“廉歌飞扬”大型文艺专场演出,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承办了中央纪委、监察部全国信访工作座谈会《廉政赞歌》主题晚会。四是送演出到基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黑龙江省曲艺团、评剧院“送欢笑进乡村”演出队3个月时间在基层演出近百场,深受百姓欢迎。
三、注重廉政文化建设与发挥阵地作用相结合,体现廉政文化的大众性。一是举办各类展览,开展廉政文化上版面活动。黑龙江省文化厅举办了《黑龙江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共展出280余场,观众多达80余万人次,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二是确定优秀题材,开展廉政电影进农村活动。黑龙江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弘扬主旋律的红色电影放映周和爱国主义教育红五月电影放映月活动,组织反腐倡廉影片深入社区、街道、企业、厂矿、农村进行演出,组织省直所有党员干部、各地市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观看了《张思德》、《孔繁森》、《任长霞》、《大道如天》等廉政影片,共放映21000余场,观众400余万人次。三是积极面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黑龙江省文化厅利用举办大型主题系列文化活动“城市之光”和“金色田野”之机,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参与活动群众达百余万。群众艺术馆组织艺术家深入乡镇和村屯无偿进行艺术辅导,帮助乡镇培养、建立廉政文化宣传员队伍。图书馆在基层建立图书活动站,派出汽车图书馆,举办图书服务宣传周,展出科技、党建、反腐倡廉方面的书籍,受到社区群众和农民的欢迎。
四、注重廉政文化建设与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相结合,体现廉政文化的多样性。黑龙江省文化厅充分挖掘地方戏剧种——龙江剧的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打造精品,开辟阵地,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一是开发百姓剧场,开辟廉政文化建设阵地。省龙江剧院将二楼多功能厅改造成百姓剧场,常年坚持每周一场演出,以丰富多彩的剧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廉政文化,扩大了廉政文化建设阵地。二是创办龙江剧发展联合体,排演创作了一批颇具地域特色、贴近现实生活、引领时代精神的龙江剧优秀作品, 如《女检察官》、《路》、《厚土丰碑》、《黑土芳香》等,宣传了党的廉政公仆形象,使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推广和延伸。以黑龙江省“廉洁从政十大标兵”徐颖的先进事迹为素材,创排的大型反腐倡廉龙江剧《百姓局长》,在全省演出30余场,近5万党员干部接受了廉政教育。三是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公益演出,坚持常年送戏下基层,做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使者。开展“德育演出进校园”活动,共演出16场,近8万中小学生、教师观看了演出;四是以省龙江剧院白淑贤艺术基地为依托,以省曲艺团、省歌舞剧院、省群众艺术馆、省艺术研究所等多家文艺团体为成员单位,组建了北大荒特色廉政文化建设基地,整合资源,发挥组合优势,突出黑龙江文化特色,打造廉政文化建设品牌,进一步构建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