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派驻机构
派驻机构
简报第63期:都江堰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赵浩宇:废墟上挺立的忠诚卫士
发布时间:2008-07-15 15:09 来源: 编辑:驻文化和旅游部纪检监察组
信息来源: 2008-07-15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我和市委书记在柳街镇正准备参加成都市召开的一个会议,一阵巨响,会议室几块天花板砸在地上,楼顶露出几个大洞,我跌跌撞撞跑出会议室,跑到楼下回头一看,看见政府大楼被撕出一道道裂口!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了,“地震,是地震!”几分钟,仅仅几分钟,电话不通!信息不通!

“新建小学的房子垮了,几百名娃娃被埋了。”灾情发生不到五分钟,市委大院就传来撕心裂肺的求救声。刚刚冲出办公大楼的纪委监察局和市委机关干部火速向300米外的新建小学冲去。

市纪委副书记王小红抹着泪,同数十名纪检监察干部,与群众组成抢险队,大家硬是用手,把一块块预制板、一堆堆砖头、一根根钢筋和水泥柱子掀开,搬运遗体,抢救伤员……

“爸爸,妈妈,救救我!”“叔叔,救救我!”呼救声在废墟下传来,如钢针锥心。“下面有孩子!”信访室干部罗超听见撕心的呼救声,恨不得把手变成挖掘机,他使劲地拉一根钢筋,“咝”的一声,顿时鲜血直流,手掌被划破了,钢筋、砖头、水泥块上留下了鲜红的血迹。深夜两点,他才到医院医治,足足缝了四针,治疗完又投入了战斗……

经过共同努力,大家从新建小学的废墟中成功救出18名师生……

第二天天刚亮,我叫上纪委、社保局、商务局的几个干部和几个民兵,前往城区最大的德惠超市征用食品。超市在二楼,上超市的两道梯桥根基断裂,高悬的广告牌随时可能砸下来,而且食品放在超市最里面。超市老板指着颤颤巍巍的房子,不敢相信我们能进去。

进不进?进,可能受到余震的威胁,随时有生命危险;不进,受灾群众急需的食品没有着落。我几步跨上摇摇欲坠的梯桥,稳稳地站住,说:“跟我上!来都来了,就不要怕死!要死我们就一起死!”也许是受了我的鼓舞,在场的人都跟着上去了。后来,同事问我“你当时真的就不怕死吗?房子随时都可能垮啊。”我说:“都是血肉之躯,谁都有怕的时候,但那时没有选择,只能上!只要我站在那里,大家就更有信心和力量!”

进进出出搬运物资的那两三个小时,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其间发生了两次不小的余震。我还是跟战友们一起,抢运出一大车水、牛奶和食物。

龙池镇与震中映秀仅一山之隔,直线距离不到4公里。市纪委委员、龙池镇党委书记王晋在灾后的160多个小时里,拄着竹竿,步履蹒跚,带领全镇40多名干部职工、2000余名受灾群众,奋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母亲在震灾中受伤,自家房屋严重受损却无暇顾及,自己也因右腿半月板断裂、腿骨严重受伤,不得不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大灾难,大考验!共产党员、纪检监察干部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没有选择,只能上,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的同时,我们纪检监察机关还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抗震救灾资金和物品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我们78名纪检监察干部兵分三路:一路信访核查,一路监督检查,一路物资发放。

筑牢防腐墙是我们的责任!抗震救灾一开始,我们对干部作风进行全面督查。同时,从制度防范入手,制定了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监督一系列制度,严把了登记、入库、发放、出库、签收五道关口。“每一个程序都落实了责任人,签字画押,就是一瓶矿泉水也要清楚来龙去脉!”

“监督检查要站好岗把好关,向群众交一份明白账。”为坚决落实上级纪委关于“廉洁救灾”的要求,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李川带领50名纪检监察干部,一直奔波在全市50多个安置点和乡镇。

第一纪工委副书记闵胜强每天骑自行车辗转于5个乡镇,行程50多公里,督促协调安置板房建设,人被晒得又黑又瘦,一天也没休息,为的是让受灾群众早一天得到安置!

纪工委干部蒲永民家的房屋都倒塌了,岳母严重脑瘫,需要人照顾,还经常迷路走失,姐姐和姐夫都是聋哑残疾人,无法完全照顾家。白天,他要奔赴各安置点开展监督检查;晚上,还要和妻子一起照顾岳母。一天晚上10点多钟,他检查完最后一个安置点回到家,知道妻子是找岳母去了。由于手机信号不好,联系不上妻子,他就找来一把电筒,拖着酸痛的腿四处寻找岳母。直到第二天凌晨,他和妻子不约而同在自家房屋的废墟旁找到了岳母,妻子哭着说:“永民,对不起,你太辛苦了,我们家拖累你了。”他拥着妻子说:“我们都是一家人,你要挺住,我们都要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