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 觀點熱評
觀點熱評
唐建軍: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國
發布時間:2017-11-24 10:19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7-11-24

    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論斷,總結提出並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指南和思想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進入新時代

    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自信”戰略定力的組成部分,文化建設進入新時代,為文化強國建設打下深厚基礎。

    文化建設頂層設計進入新時代,政策環境顯著改善。《網絡安全法》《電影產業促進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圖書館法》等文化法律接連頒布,文化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夯實了建設文化強國的法治基礎。《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出台,為文化工作搭建起全面系統、科學完整的工作體系。

    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新時代,文化建設物質基礎日益厚實。全國有文化館3322個,博物館、紀念館4109個,縣級文化館3153個,鄉鎮(街道)文化站41175個,覆蓋城鄉的國家、省、市、縣、鄉、村(社區)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基本建成。2013年至2016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累計流通人次近23億,博物館參觀人次近30億。圖書出版、報刊出版、發行和印刷集團126家,電影制片創投單位超過2000家,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14000多家。

    文化內容建設進入新時代,精神產品碩果累累。圖書出版量、電視劇動畫片、電影故事片產量居世界前列。去年,全國出版圖書近50萬種,新聞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營業收入2.36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42%﹔制作廣播節目近800萬小時、電視節目350多萬小時,國產電視劇334部近1.5萬集,電視動畫片近12萬分鐘,廣播電視服務業總收入5039億元,比2012年增長54%﹔生產電影故事片772部,票房492億元,票房位列世界第二。深入推進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地方戲曲振興等一系列工程,持續舉辦中國藝術節和京劇、昆曲等一系列藝術節,廣泛組織地方戲、兒童劇等展演活動。2013年至2016年,文藝演出觀演人數年均近10億人次。2015年和2016年,推出原創首演劇目近2900部。

    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進入新時代,國際輿論環境明顯好轉。中國制造豐富了世界,中國奇跡影響了世界,中國智慧照亮了世界,中國道路啟迪了世界。面對復雜國際形勢,我國穩居世界第二經濟體地位,切實履行大國責任擔當,積極推動中外人文交流,提出“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倡議,不僅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也為應對氣候變化、減貧脫貧等全球性挑戰做出貢獻。中華文化匯入經貿外交往來的滾滾洪流,不斷以更大規模、更深維度、更密頻率、更高效率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傳遞中國精神,中華文化影響力、號召力日益深遠、宏大。

    深入領會新思想要義,

    堅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設文化強國,必須堅定文化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首先是堅定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共產黨人新時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遵循。堅定文化自信,首要的就是提高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認識,增強對該思想的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定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的自信。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貫穿在文化領域,也是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設文化強國,是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必要條件。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石,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指引,有主旋律、正能量的鼓舞,經過“兩個一百年”的努力,中國風格、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必將得到尊崇,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偉大目標必將勝利實現。

    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本質屬性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文化特征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發展方向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基本要求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協調發展,發展原則是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發展方針於當代文化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於傳統文化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國家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全黨全社會思想空前團結統一,文化建設對其他建設的促進作用日益明顯。這條道路是符合中華文化發展的科學道路,必須毫不動搖,長期堅持。

    深入學習貫徹新思想,

    全面推動文化繁榮興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建設文化強國,是全黨全國人民順應新時代、開啟新航程的光榮使命。

    堅持黨的領導。黨是領導一切的。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堅持黨領導文化工作的體制機制,鞏固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權,統籌促進文化建設與其他四項建設協調發展,補齊文化建設短板,提高黨對核心價值的解釋力,增進黨對輿論引導的道德力,增強黨對錯誤觀點的戰斗力。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文化工作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察人民酸辛,替人民書寫,頌人民贊歌。必須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以人民為創造主體,為人民提供廣闊舞台,讓一切創造源泉充分涌流,形成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的局面。

    堅持改革創新。改革是破除前進阻力的首要條件,創新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推動文化祖業創造創新,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擁抱“互聯網+”“文化+”發展態勢,進一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加快文化與科技融合步伐,發揮科技創新對文化發展的引擎作用,增強文化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和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大力進行文化創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不來,靠不來,要不來。唯有加大力度不懈創造,才能續寫社會主義文化新篇章。必須加強文化隊伍建設,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創作人才。加強理論武裝,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始終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全社會的引領作用,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當代價值,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繁榮文藝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文化產品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振奮民族精神。人民群眾基本文化生活滿足之後,更加美好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成為現實而迫切的需求。滿足這一需求,解決文化領域新的主要矛盾,需要更昂揚的精神、更頑強的意志、更堅韌的努力。文化建設包括敲鑼打鼓,但文化強國僅靠敲鑼打鼓不可能實現。要開啟文化建設新境界,必須增強憂患意識,保持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作風,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精神﹔必須增強使命意識,求真務實、團結拼搏,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青年文化工作者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謳歌人民形象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