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 代表聲音
代表聲音
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黨的十九大代表談加強文化建設
發布時間:2017-11-24 14:40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7-11-24

  10月20日,第19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以交響合唱《啟航》拉開帷幕。首場演出的這部作品以90後青年藝術家的視角,回望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的偉大時刻。藝術節期間,包括捷克、奧地利、以色列、南非等十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將送來藝術作品,覆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也應運而生。

  此前,中國古箏演奏家袁莎在美國紐約、舊金山、波士頓等地開啟“箏與詩——中國音樂文化之旅”。演出活動作為“中華文化講堂”系列的一部分,讓首次聆聽古箏現場演出的當地觀眾驚訝不已。

  這兩項文化活動,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下中華文化的發展面貌與發展格局——面對世界,面對時代,面對未來,中華文化的姿態更加積極、開放,越發自信、從容。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在受訪的黨的十九大代表看來,文化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關鍵是要認真領會好,深刻把握好,全面落實好。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土壤 

  10月20日,“江蘇﹒鎮江現代揚劇北京展演周”在京開幕。展演劇目中,《完節堂1937》歌頌了中華兒女抵御外侮的抗爭精神,《花旦當家》展現了民間藝人守護傳統文化的擔當精神。

  文化之盛,在其堅韌。其中既有“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定力,也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裡”的豪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這彰顯了信仰的重要性。”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孫曉雲代表說,文化和信仰緊緊相連,它關乎人民的福祉,也是民族精神的土壤所在。對文化有自信,人民就有信仰,民族就有希望。

  “‘空口袋’是立不起來的。”黑龍江日報全媒體新聞評論中心主任徐明輝代表形象地說。在她看來,少數熱衷於大投資、大制作的文化產品,由於缺少精神指引,無法走進受眾的心裡。

  文化自信是民族復興的精神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文化建設,就要真正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文化如涓涓細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江西省贛州市文化館館長李媛媛代表說,多年來,通過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為基層群眾送去必要的科技、文化、生活百科知識等,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讓老百姓感受到文化的溫暖、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春風化雨,潤澤百姓;文化也是長風破浪,濟世出海。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中華文化正在步履鏗鏘地“走出去”。

  “文化強,民族強。如今出國演出,觀眾數量越來越多,好多外國朋友都想親身體驗、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這是時代的機遇,我們這代人有責任抓住這個大好機遇,讓中華文化揚帆遠航。”中國文聯副主席、京劇表演藝術家孟廣祿代表說。

  讓傳統文化“老樹發新枝” 

  10月1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發布通知,決定對132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5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276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工作開展評估檢查。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檢查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空間尺度的保護情況,以及歷史文化遺存保護情況。

  這些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都蘊藏著中華傳統文化延綿不絕的“秘密”。

  中華文化,歷經千年,熠熠閃光,生生不息。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代表說,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一些具體問題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屬於底色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也最具凝聚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心中的最大公約數之一。

  “文化是跟隨著人的,融化在血液、骨髓、基因裡的。”孫曉雲說,書法是中華文化的標志和象征。3年來,她出版了傳統文化主題的書法作品——“中華國學德育經典”系列叢書的“四書”合集,用小楷抄錄近7萬字,呈現在老式信箋上,醇厚的書卷氣扑面而來,“明年我還會推出美育經典系列,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共青團河南省委書記王藝代表看來,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新時代進行道德建設的重要思想養分,有利於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何挖掘和利用傳統文化中的精髓,積極尋找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的結合點,賦予新的時代氣息,是新時代加強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新時代,傳統需要煥發出新的光華,也就是要著力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文軍代表說:“我們應當抓住機遇,保護並傳承好傳統技藝。同時,也要與時代合拍,譜寫文化發展新篇章。我們要著力推動傳統宣紙文化企業從生產型轉向文化旅游型。”

  “文化建設要‘明道’,就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最終實現美美與共,讓文化葆有持續生長的內在力量。”徐明輝說。

  文藝創作要唱響時代精神 

  連日來,眾多題材的國產電視劇在全國集中展播:有講述1927年至1932年間,毛澤東和他的戰友歷經千難萬險為中國革命闖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勝利之路的《尋路》;有講述科學家黃大年回到祖國,帶領團隊投身科研真實經歷的《黃大年》;有講述中國維和軍人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故事的《維和步兵營》……

  推動文藝創作的繁榮興盛,是時代課題,也是歷史使命。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文藝離開時代絕對不行。藝術品就是時代的作品,文藝創作要唱響時代精神。”孟廣祿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就要創作出屬於新時代的新作品,更好地捕捉與滿足新時代人民的精神需求。

  近年來,黨和國家不斷加大對文藝創作的扶持力度,讓文藝工作者更有底氣,更有信心。“以前我們的工作條件很簡陋,現在有了中央的支持,創作激情、精神面貌也隨之明顯改善。”楚劇表演藝術家彭青蓮代表說,現在自己最迫切的願望,就是為老百姓創作更多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

  時代在召喚,人民在期待。從“高原”到“高峰”,文藝工作者正在攀登。

  北京綠谷小香玉藝術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小香玉代表帶領師生,排演了一出兒童版大型豫劇《花木蘭》。通過這次舞台實踐,她希望將“講台、舞台、平台”的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在排戲時,孩子們能從中學到花木蘭的勇敢、善良和孝順父母的精神,在戲曲創排中體會吃苦耐勞、合作意識和奉獻精神,最終在舞台上傳遞傳統文化精神”。

  “文藝工作者要開足馬力,想人民之所想,力爭奉上最好的精神食糧。”孫曉雲說。

  (記者 魯博林 王國平 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