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媒體關注
媒體關注
用影像記錄下“非遺”,記下那些正在消失的文化傳統
發布時間:2018-06-08 16:42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澎湃新聞 2018-06-08

  《我在故宮修文物》《舌尖上的新年》《了不起的匠人》……這些年來,反映傳統手工藝和古老民俗的紀錄片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影像的記錄方式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達方式驟然鮮活,也給做影視人類學研究的學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6月7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前,首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遙縣拉開帷幕。舉辦過平遙國際電影節的電影宮轉身扎根於本土民俗手藝,3天時間,共有30部(集)非遺紀錄片在這裡展映。
  平遙電影宮走廊中,垂挂著參加本次影像展的紀錄片海報。
  影像更適合用來記錄“非遺”
  非物質文化遺產重在活態傳承,與“人”關系緊密,隨著傳承人的生老病死,“非遺”也處在不斷的流變過程當中。
  “我們常說,去世一個老的民間藝人,就毀了一個博物館。”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原主任李鬆感慨,老藝人對於“非遺”意義重大,但與此同時,一些“非遺”存在接班人難尋、城市化導致社會生態變化等問題,正逐漸走向消亡。比起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的魅力正在於它是活著的傳承,正因如此,讓“非遺”走進博物館是非遺保護的下策。而本屆影像展所倡導的“影像記錄”的方式,無疑更適合保存“非遺”的第一手資料。
  本次非遺影像展中的許多影片記錄的,正是這些正在消失的文化傳統。
  “巴山背二歌”是流傳於四川巴中市大巴山深處的歌謠,隨著交通便利,人員流失,人們不再步行出山,“背二歌”也瀕臨消失,影片《巴山背二歌》講述了年逾古稀的陳治華老人將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的努力。
  雲南哈尼族有十幾首史詩流傳,但這種口耳相傳的史詩如今已經少有人會唱。雲南藝術學院教師傅永壽拍了一部《長老們的歷史記憶》,用影像還原了哈尼族阿卡人演唱史詩“雅尼雅嘎贊嘎”的過程。“雅尼雅嘎贊嘎”是一部講述哈尼族人遷徙歷史的史詩,演唱過程中有復雜的民俗儀式。傅永壽團隊十幾次前往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格朗和哈尼族鄉水河新寨,不僅拍下了整個儀式過程,還拍下了長達12小時的整部“雅尼雅嘎贊嘎”吟唱視頻,為這一史詩傳承保存下了珍貴的完整影像資料。
  “影像不僅僅是一個娛樂手段或是藝術,應該更多介入到中國文化的保護當中。”中央民族大學影視人類學中心主任朱靖江表示,“非遺”人與人之間的傳承十分脆弱,很多老藝人找不到徒弟,“絕活”已成“絕響”,通過傳統影視、VR等技術把這些記憶文化場域存續下來,是人類學界、民俗學界、影視、學界共同的努力方向。
  影像展期間,“作為國家記憶的非遺影音文獻論壇”同期舉行。
  學界和影視界,“非遺”影像已經蔚然成風
  影視制作人以影像關注“非遺”,學界以影像搶救記錄“非遺”,如今非遺與影像結合,已是蔚然成風之勢。
  朱靖江介紹,政府層面,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負責執行的“中國節日影像志”目前已經立項100多個,除了拍攝春節、端午等傳統節日,也在拍攝各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完成了拍攝、記錄、保存、文獻存檔等工作,“當然100多個節日對於整個中國的節日來說仍然很少,但這是一個開始。”
  “中國史詩百部工程”關注點則是把各民族的史詩用影像方式保存下來。此前中國的史詩整理工作多以文字、錄音為主,比如藏族史詩《格薩爾王》。但文字記錄最大的問題就是並非活態,不能展示文字之外的內容,“而很多史詩都是人對人傳承的過程,是口耳相傳的。現在通過影像方式,史詩傳唱的場合、聲調、表演,在吟唱中和觀眾的互動等等,各種各樣活態的東西都可以被影像記錄下來。”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則面向70歲高齡以上的國家級非遺傳人,以搶救方式記錄他們的技藝,記錄方式中既包括傳承人綜述等文字內容,也包括翔實的錄音、影像資料。
  相較而言,影視界對“非遺”的關注更注重可看性。《舌尖上的中國》用傳統美食挑動了全中國人的味蕾之後,傳統手工藝中以“匠心”“民俗”為關注點,也開始出現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優秀紀錄片。
  “舌尖”系列拍完三季,還有了大電影《舌尖上的新年》﹔微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每期展示一個手工匠人,已經拍攝到第三季﹔去年的《我在故宮修文物》更是成為網上爆款,在深受年輕人喜歡的二次元網站B站上收獲滿屏彈幕……
  朱靖江認為,相較而言,影像的學術記錄更強調文獻性,強調准確性,考慮的是“一百年後怎麼拿出來讓後人看”。大眾影視作品更強調觀賞性和傳播性,側重點不同,“但我們希望,一方面學術性的作品向大眾影視作品學習視聽語言方法,另一方面大眾影像作品能堅守一些基本的學術規范,不造假,尊重傳承人,深入記錄‘非遺’。”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朱靖江認為將准確性與傳播性結合較好的一部紀錄片,紀錄片的拍攝團隊來自清華大學,“他們找到了這個比較好的題目,也做到了比較好的傳播。”
  主辦方組委會還邀請包括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寶龍齋傳統布鞋制作技藝等8項平遙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現場開展活態展示。
  今後“非遺影像展”將每年舉辦
  本屆影像展以“記憶、生活、傳播”為主題,以非遺為拍攝對象和主要內容,包含但不限於以非遺名錄項目和傳承人為對象拍攝和創作的,展現我國傳統文化的紀錄影像作品,力圖通過對近年來非遺紀錄影像作品的匯集、展映和研討,提高非遺的可見度,讓更多的人通過較高水准的非遺紀錄影像作品,了解非遺、認識非遺、珍愛非遺。
  “‘生活’是指非物質文化遺產通俗說就是生活文化、是過日子的文化,這個影像展所展示的非遺也是非常生活化的,是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連的。”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原主任李鬆解釋本屆影像展主題,“‘記憶’則有兩個層面含義,首先,有族群的地方就會留下文化記憶,國家記憶和大眾記憶融合起來,才是一個國家民族的整體記憶。其次,影像作為記錄文化的樣式越來越普遍,這也是記憶,是構成國家記憶、文明記憶的滄海一粟。”
  傳播亦是影像記錄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李鬆表示,文化記憶強調時間維度,是“上對祖先,下對後代”的記錄,“我們通過影像記錄下來的東西,要從時間維度上留給後代,讓他們知道現在的文化是什麼樣的。”
  “非遺影像展”中精選的30部作品包括了不少前幾年就打出名氣的紀錄片,但李鬆告訴記者,“非遺”影像蓬勃發展,以後這一影展將成為每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常態化項目持續舉辦。
  “‘非遺’是我們還在使用並且深感自豪的文化。”相較於商業片來說,“非遺”影像是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很多影像的記錄者都是心甘情願地賠著錢做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李鬆一句話道盡這些“非遺”記錄者的心態,他覺得不應該單純以現階段的經濟價值去考量“非遺”,“隻要‘非遺’在一個區域內還存在,它的經濟價值就是無限的,怕隻怕我們自己都不去用這種文化。”
  活動期間,“作為國家記憶的非遺影音文獻論壇”同期舉行,國內影視藝術學、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的專家學者,以及影視制作行業從業者和出版發行方等人士就5大論題,12個分論題進行學術研討,探索非遺保護新思路。
  組委會還邀請包括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寶龍齋傳統布鞋制作技藝等8項平遙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現場開展活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