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22年聚焦全國兩會(文化和旅游)專題_131 > 代表話文旅
代表話文旅
全國人大代表劉革安:准確把握“新風向” 搶抓旅游“新風口”
發布時間:2022-03-04 16:52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2-03-04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張家界市人民政府市長劉革安接受《中國旅游報》採訪時表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給旅游業帶來了巨大沖擊,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沒有變,旅游經濟的旺盛生命力沒有變,旅游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隨著疫苗的普及、疫情的穩定以及經濟的復蘇,旅游業依然是“永遠的朝陽產業”。疫情在給旅游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孕育了一些新的機遇,開放型自然景區和虛擬景區成為熱點,自駕游、鄉村游、周邊游、康養休閑旅游等更受青睞,旅游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座新興的旅游城市,張家界將准確把握這些新風向、新信號,搶抓新的發展風口,做好融合、發展、產業、消費四篇文章。

  劉革安表示,張家界將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融入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強與國際旅游組織合作,積極參與國內旅游市場建設,引領張吉懷精品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帶建設﹔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自駕車房車旅游營地、研學旅行基地、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推動旅游產業鏈條縱深拓展﹔加快構建以旅游高質量發展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生態立市、旅游興市、實體經濟強市,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形成旅游引領、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新格局﹔推動消費升級,健全現代流通體系,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加快特色街區建設,發展夜游、夜市、夜經濟,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張家界擁有豐富獨特的自然資源,有國家級森林公園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綠色生態是張家界最大的特色,旅游產業是張家界一張閃亮的金色名片。

  劉革安表示,張家界將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探索“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路徑,在推動生態保護中發展旅游,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方面,保護好“綠水青山”,鞏固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電項目整改成果,嚴格落實河長制,統籌推進澧水、溇水流域治污、治岸、治漁﹔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實施石漠化治理、礦山修復、退化森林生態系統修復以及生態廊道建設。另一方面,打造好“金山銀山”,大力發展“旅游+生態”,畫好“張家界山水畫”,做好“山水”大文章。鞏固提升武陵源景區的核心地位,培育壯大天門山國際旅游文化先導區、張家界大峽谷國際旅游經濟區、茅岩河國際康體養生度假區。豐富生態旅游產品供給,依托原始森林、湖泊溫泉等資源,建好峰林峽谷、武陵民俗、沅澧山水三條精品生態旅游線路﹔依托鯢城文化旅游康養綜合體等項目,打造康養品牌﹔依托特色田園風光,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特色精品鄉村﹔依托豐富多樣的地形地貌,發展一批水上運動項目和戶外山地項目。

  劉革安表示,2021年,張家界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堅持對標提質旅游強市和“11567”總體思路,錨定“兩地兩區一龍頭一家園”發展定位,以建設“錦繡瀟湘”全域旅游基地龍頭為抓手,全力以赴促進旅游復蘇,加快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示范區,提高旅游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