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新聞聚焦
新聞聚焦
陝西:非遺助力扶貧
發布時間:2018-06-14 09:23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8-06-14

  “從2016年至今,我縣鳳棲鎮作善村參與面花、黃黃軟饃制作的農戶多達86戶。僅面花一項,農戶年收入最高的達到7.6萬元,低的也在3萬元以上,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孫金紅的年收入高達20多萬元。面花、黃黃軟饃制作是該村的特色產業,已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日前,在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舉辦的陝西省文化(非遺)助力扶貧能力提高班上,延安市洛川縣文化館館長郝紅梅在談及該館“精准扶貧 非遺走親”活動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前景時如是說。

  近年來,陝西涌現出一批非遺技藝傳承典型示范農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和傳承人工作室。2017年12月,陝西省文化廳在咸陽市武功縣召開文化助力扶貧現場會,並命名了第一批文化助力扶貧示范單位,為“巧娘草編專業合作社”等首批16家示范單位授牌。此次提高班是陝西持續發力鼓勵和動員更多的相關企業參與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探索非遺助力扶貧新模式邁出的又一堅實步伐。

  陝西省文化廳相關負責人說,陝西要不斷總結經驗、分享成果,運用非遺項目精准發力,奮力作為,將基層公共文化發展、文化藝術創作、特色文化產業發展、非遺傳承利用等工作與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有效結合,互聯互通、共建共享、互相支持、互相服務,以“文化+脫貧”的方式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實現脫貧致富。

  毛麻繡:不難學 收入還可觀

  “我利用農閑時間做了兩個月的毛麻繡,就增加收入3000多元。”洛川縣石頭鎮史家河村村民張麥玲邊做毛麻繡邊高興地說,毛麻繡學起來不難,收入很可觀,最主要的是還不影響正常干農活。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的洛川縣是延安市貧困人口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史家河村共有171戶602口人,村民的收入普遍較低且不穩定。

  “縣文化館去年7月包扶史家河村後發現,史家河村的貧困人口以婦女居多,而當地的非遺項目洛川毛麻繡又面臨著傳承難,甚至失傳的危險,於是決定利用縣文化館的自身優勢,在該村開展‘精准扶貧 非遺走親’活動。”郝紅梅說,由洛川縣文化館提供材料,通過對每戶選出的1名至2名對面花和黃黃軟饃制作、毛麻繡、剪紙等感興趣的婦女進行培訓,確保每個貧困戶掌握一門致富技藝。與此同時,洛川縣文化館還在這裡成立了非遺傳承基地和傳習所,確立了傳習戶。

  在這一活動的帶動下,截至2017年年底,史家河村的136戶順利實現脫貧。其中,毛麻繡技藝使貧困戶年收入平均增加2600多元,面花技藝增收1200多元,刺繡技藝增收1500多元。

  草編:創業增收的“香餑餑”

  渭南市臨渭區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非遺項目橋南草編的名氣越來越大了,成了扶貧致富的好項目。

  走進臨渭區橋南鎮的巧娘草編專業合作社,用玉米皮、小麥秸稈編織的形形色色的風鈴、造型精美的小挂件、日常家居用的拖鞋和草帽等各式各樣的草編手工藝品挂滿四周,琳琅滿目。據巧娘草編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春苗介紹,該社的草編作品不僅國內暢銷,也吸引了日本、尼日利亞、尼泊爾等國的商人。

  為了幫助當地留守婦女居家靈活創業,通過採取“產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巧娘草編專業合作社以免費訂單式培訓,培訓一人帶動一戶的方式,輻射帶動周邊村庄300多名留守婦女、貧困戶、殘疾人參與草編產業,並用高於市場價10%的收購價優先收購有殘疾的貧困戶的原材料。“我腿不行,平時就想在家弄點兒啥補貼家用。短短幾天培訓我就學會了草編技術,在家裡就能干活、掙錢啦。”在渭南市殘疾人創業創新工場舉辦的2018年第一期草編培訓班上,來自渭南市臨渭區的劉阿妮興奮地說。

  截至目前,陳春苗已先後在12個村舉辦了非遺草編技能培訓班,累計培訓數千人,草編產業成為當地村民發家致富的“香餑餑”。“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擴大產業扶持,拓寬草編制作的應用范圍,讓臨渭草編更好發展的同時,也讓更多的貧困戶早日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陳春苗說。

  繡娘:居家靈活就業

  地處秦巴交匯地帶的漢中市寧強縣,是國家級羌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但長期以來經濟落後、物質匱乏,精美艷麗的羌繡羌服一度被當地視為落後的象征。

  為傳承、發展羌繡,寧強縣羌州繡娘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小琴注冊“羌州繡娘”商標,成立羌繡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繡娘”的模式帶動全縣8個鄉鎮設立了羌繡專業合作社,並先後培訓600多名繡娘。

  “為了讓羌族刺繡藝術免於失傳,我用了3年走遍全縣每一個村落,挖掘熱愛刺繡的愛好者,鼓勵她們重拾針線。”王小琴說。合作社通過定期回收繡娘制作的服裝、衣帽、鞋墊、手包、錢包、頭飾、圍巾、靠墊等系列羌繡產品,使該縣500多名貧困婦女實現居家靈活就業,人均年增收3000元到1萬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