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新聞聚焦
新聞聚焦
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
發布時間:2018-06-19 15:33 來源:人民網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人民網 2018-06-19
  
  中國非遺創意秀《五維記憶》將27種中國非遺藝術表演形式融入動人劇情,蒙古長調、冒頓朝爾、馬頭琴、艾捷克、箜篌等都精彩亮相。演出融合傳統舞台藝術和當代數字藝術,帶來別樣藝術體驗。
  資料圖片

  在恭王府舉行的2018“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上,“非遺+時尚設計”令人耳目一新。
  資料圖片

  邵陽花鼓戲是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邵陽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創排的花鼓戲《兒大女大》近日在梅蘭芳大劇院演出,本劇創作於1988年,30年來三代演員共演出3089場。
  資料圖片

  日前,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優秀成果展舉行,圖為學員制作的“千裡江山挎包”。 
  本報記者 鄭海鷗攝

  研培學員運用蛋殼鑲嵌、漆彩繪等技藝制作的《繕》碗。
  趙 罡攝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是“多彩非遺,美好生活”。我國“文化遺產日”從2006年設立,到去年調整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十多年來,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諸多可喜成就,探索和積累了寶貴經驗。本版邀請幾位非遺研究專家,與讀者分享對我國非遺保護的思考,並探討未來非遺保護的努力方向。
  ——編  者  

  深度融入國家發展進程
  高丙中
  中國的非遺保護在興起之初也許是單純的文化遺產事務,但是在這項工作開展起來之後,它不斷地與國家的多項事業深度融合,成為國家全面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
  非遺是民眾生活中傳承的活態文化,離開了民眾就沒有非遺的主體。非遺保護是一項在龐雜的社會文化現象中選擇、認定代表性項目予以保護的工作,需要嚴謹的專業保障和高度的專家智慧。中國的非遺保護是體量巨大的一項文化事業,也是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都在其中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公共事務。
  與其他文化事務不同,非遺保護是多主體精誠合作才能夠成功開展的公共事務。首先是文化主管機構與多學科學者群體的合作,共同制定申報評定規則。其次是文化主管機構、專家委員會與非遺傳承人群的合作,把民間的各項文化現象發現出來,形成申報文件,經過專家獨立評審和行政認定,確立為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再由從縣級政府到國務院的公布而進入法定名錄。後續的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傳習所運作、非遺進校園、項目參加展覽展演,涉及各種公司或非營利組織、媒體及學校的組織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引入與在地發展,不僅是為我國的文化遺產增加了新對象,而且形成了調動各種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同時滿足不同主體需要的公共文化創新與管理模式,在文化領域以成功的范例豐富了國家治理的經驗。
  非遺保護固然是一項專門的文化工作,但活態文化遺產的瀕危問題不是僅在文化領域內施策就能夠有效解決的。非遺保護要融入現代生活,單單強調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等還不夠,還需要全方位關注非遺傳承人的生活問題、收入問題、發展問題。由此,也能真正發揮文化遺產保護對於現代國家建設的完整價值和真實潛能。
  非遺保護不僅是需要財政資金投入的文化事業,也是一項能夠帶來社會效益的事業和經濟利益的產業。當前,非遺保護在區域規劃、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市融入和包容性發展、扶貧等事關國計民生的許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經能夠在產業發展、增加就業、增加收入等方面使傳承人群受益,使廣大民眾受惠。非遺保護正在與全面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各種政策措施相結合。《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的通知》《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的通知》等文件都把非遺保護看作助推經濟發展、產業提升、扶貧脫困等促進國家進步的有力抓手。
  (作者為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人類學專業教授)

  曲藝傳承需要示范引領
  吳文科
  曲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主要由口頭創作、口述表演、口口相授、口耳相傳等特點構成的文化存在樣態,其傳統知識、創演技能,天然地保存在傳承人的身上,極少也很難憑借一般的典籍文獻作為藝術傳承的根本依托。
  據“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重大項目暨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重點項目”《中國曲藝志》(29卷)的初步統計,中華各民族古今擁有的曲藝品種為1000個左右﹔至今依然存活的在500個以上。這種由“說書”“唱曲”“諧趣”三大類型構成的龐大藝術門類,不隻是供人娛樂和審美的表演門類即單一的“藝術之屬”,還是“文化之舟”“文學之父”和“戲曲之母”。在其“本體價值”之外,曲藝還有著十分特殊的“載體價值”和“母體價值”。因此,保護曲藝同時也是在保護傳統文化的傳承載體和文學戲曲的滋長植被。可以說,曲藝類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意義重大。
  近年來,曲藝保護工作取得了可喜成就。迄今由國務院公布的曲藝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有127個,涉及193個保護單位。文化和旅游部認定了207名曲藝類國家級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大力實施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培養曲藝後繼人才。
  然而,我國絕大部分的曲藝品種,長期以來缺乏專門的班社與團體作為持續發展的專業化依托,基本上處於自然發展狀態。從創作、表演到傳播、接受,依然屬於“自編自導自演”乃至“自娛自樂”的生產與消費模式。而且,其在當今的文化傳承,也未實現相應的現代化轉換。人才的培養和孵化方式,隨著傳統“拜師收徒”的式微與現代學校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機制缺失,存在著無所依托的困難。再加上缺少杰出人才及精品節目的示范引領,以及日常演出的普遍匱乏和隨之而來的受眾老化,導致整體的傳承與發展,較難在短期內走出低谷。
  正是出於對曲藝保護的特別注重,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第一次將全國范圍內所有曲藝類127個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及所包含的130個曲種匯集起來進行集中展演,是基於非遺保護工作的一次意涵豐富的專業考核。
  當然,曲藝的傳承與保護,還有許多需要進一步重視和解決的問題。一是要在科學認知和專業把握上狠下功夫,以確保傳承保護的“真實性”原則,使之核心內容不走樣﹔二是要在傳承保護的措施上狠抓落實,尤其要加大對於各級代表性傳承人的監督考核力度,促使他們在培養優秀人才和推出精品力作上出成績、見實效﹔三是要在營造適宜曲藝生存發展的社會生態上更多著力,通過培育相應的文化土壤包括激活演出市場,助力曲藝的發展與繁榮。歸根結底,既要激發曲藝的內生動力,又要營造適宜的發展環境。曲藝保護的路還很長,任重道遠,需要我們付出更大努力。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
 
  有效提升傳統工藝品質
  趙  罡
  2016年以來,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與指導下,相關企業、高校和機構先後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貴州雷山等傳統工藝聚集地設立了10多個傳統工藝工作站。在尊重當地文化、尊重民族傳統、尊重手工藝人的基礎上,傳統工藝工作站致力於提高傳統工藝發展水平,改善材料、改進設計、改良制作、提高品質、拓展市場、擴大就業,幫助當地培育品牌,引入質量控制標准,讓現代設計和管理走進傳統工藝,促進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
  鄉村是傳統文化的天然載體,傳統工藝往往富集於鄉村地區,以農民為創作和生產主體。傳統工藝產業以文化為核心驅動,通過整合農村自然和文化資源,拓展具有特色的文化產業空間,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實現文化富民。在鄉村振興中,傳統工藝的發展將會提高村民的收入、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如此,民眾參與鄉村建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會得以提升,有利於提升鄉村的精神文化內涵和品質。可以說,傳統工藝工作站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
  以傳統工藝貴州工作站為例,2016年貴州省文化廳和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成立傳統工藝貴州工作站。之前,貴州傳統工藝面廣量大,傳承人知識結構單一,創作和創新能力弱,技術及工藝瓶頸明顯,傳統工藝制品與現代生活脫節、產品附加值低,從業者生活難以為繼等問題比較突出。
  為化解難題,蘇州工藝美術學院與10余家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項目,派遣設計團隊進駐企業開展研習培訓、合作設計民族工藝創新產品。設立了創意貴州項目,400多位師生前往苗族、侗族文化的相關區域開展非遺採集、工藝尋訪,研究研發了近1500組設計成果。還推動協調相關高校、設計機構、傳統工藝研究者進入工作站,通過引入設計、研究等專業力量,幫助當地提高傳統工藝產品的設計和制作水平,培養人才隊伍,推動形成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產品和品牌。
  傳統工藝工作站幫助傳承人群樹立文化自信,激發他們的文化自覺,幫助當地傳承人發掘文化內涵,發現生活的美。工作站幫助傳承人獲得一些在提高工藝水平方面的必要知識,幫助傳承人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解決他們的產品與現代生活不相適應的問題。在傳統工藝工作站的帶動下,不少地方傳統工藝產品的設計、制作水平和整體品質顯著提高,產品門類品種和功能用途更加貼近當代審美和生活需求,越來越廣泛地進入大眾消費市場。整體帶動當地就業達8000余人,吸引不少年輕人回到家鄉工作,原本留守鄉村的孩子有人帶,老人有人養,空心村現象得到緩解。
  (作者為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