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6月10日,第11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在河北博物院拉開帷幕。河北省非遺項目中最精美絕倫的作品共分為《彩色人生》《燕京憶述》《雕琢時光》《金聲天韻》四大展區進行展出。同時,今天石家庄地鐵“流動的非遺展覽館”正式開館啦!
『新百廣場站』“非遺”流動展廳首發
截至目前,石家庄地鐵月均客流量已逼近800萬人次,地鐵不僅僅是一種出行方式,更是現代城市生活的文化窗口。這次“流動的非遺展覽館”選擇在1、3號線換乘站新百廣場作為首發陣地向乘客們介紹第十一屆河北省民俗文化節。
『北國商城站』“雕琢時光”展
北國商城站以“雕琢時光”為主題展示了定窯、邢窯、磁州窯、泥塑等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
立體的造型、精美的燈箱
全景式通道等豐富的表現形式將非遺的魅力展示得淋漓盡致,吸引許多乘客拍照留念。
民俗文化節精彩預告:
河北省傳統工藝精品展——5月18日至6月10日,在河北博物院1、2、7、8號展廳,精選河北省非遺項目中最精美絕倫、最能展現工匠精神、最能代表本項目最高技藝水平的作品參展,分為燕京憶述、彩色人生、雕琢時光三部分。
河北省傳統戲劇展演——在河北博物院金聲天韻展廳,文化節期間每周末上下午各一場,選調河北梆子、石家庄絲弦、評劇、井陘晉劇等非遺中的傳統戲劇項目,邀請代表性傳承人現場表演。
非遺保護路徑探索座談會——5月18日下午在河北博物院,邀請有關領導、專家、非遺傳承人代表、社會企業代表、新聞媒體等進行與非遺保護路徑相關的座談會。
傳統工藝品展覽展銷——5月18日至20日在國翠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中心,組織40余名傳統美術、傳統技藝等類別的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非遺項目技藝。
紡織類非遺創意展——5月18日、19日在新華區文體中心,靜態展示主題為“靜觀其美”,內容包括紡、織、染、印、繡、服裝服飾、藝術品、使用工具、相關文獻等。舉辦兩場“朝華夕秀”創意時裝秀。
非遺進社區、進校園活動——5月18日至6月10日在石家庄市200余個社區、學校,選取大家熟悉的剪紙、面塑、泥塑、刺繡等傳統手工藝術項目,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走進社區、學校,近距離向廣大群眾、青少年展示非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