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一帶一路 民心相通 > 共話絲路
共話絲路
思想對話 智力支撐
——智庫服務“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發布時間:2018-09-19 14:56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8-09-19

  5年來,“一帶一路”從願景到行動,從“大寫意”到“工筆畫”,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帶一路”是“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也是“智力絲綢之路”,智庫在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智力支撐的同時,通過推動中外思想交流,促進了沿線民心相通。

  近年來,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大潮的智庫機構不斷增多。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編著的《“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推出了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智庫、地方性智庫、社會智庫和高校智庫4項榜單,評選出國內圍繞“一帶一路”發聲較多的30名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北京大學國際發展研究院、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等智庫上榜。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5年,也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快速成長的5年。新成立的30多家相關智庫主要分布於北京、上海、廣東、福建、陝西等地。多數智庫圍繞“一帶一路”相關領域開展決策咨詢和前瞻性研究,力求在規劃對接、政策協調、機制設計上做好“參謀”,實現咨政建言的職能。其研究內容廣泛,涉及“一帶一路”的理念與邏輯闡釋、區域及國別合作、城市品牌打造、產能與金融合作、文化和旅游交流等,並以論文、研究報告、專著、專欄評論、媒體訪談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成果。如國聲智庫與權威機構共建“一帶一路”文化傳播與經濟發展課題組,推出涉及“一帶一路”文化旅游、遺產保護、經貿發展、自貿試驗區建設、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的專項課題,發起並主辦了兩屆“一帶一路”文化傳播與經濟發展論壇,組織近百位權威專家、學者為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各項工作,特別是“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建言獻策,形成了豐富的智慧成果。

  “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國內外社會共同參與。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指出:“要發揮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鑒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調推進組組長歐曉理表示,中國智庫要擔當起構建“以我為主”的話語體系建設的歷史責任。智庫是中華民族的思想庫,理應為民族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5年來,廣大智庫成為理念傳播、政策解讀、民意通達的橋梁紐帶,在對外傳播中釋疑解惑、凝聚共識、促進政策溝通和民心相通,讓外國民眾認識到“一帶一路”是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公共產品﹔在對內傳播時明確方向、找准定位、落細落實,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不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在主場外交等重大場合,各類智庫積極作為,配套舉辦國際智庫會議,做到了平等交流、凝聚共識、營造氛圍、提出建議。2017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參與主辦了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政策溝通”平行主題會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承辦了高峰論壇專門為智庫設立的平行主題會議,以“攜手打造智力絲綢之路”為主題,吸引了來自40多個國家的智庫負責人、前政要和專家學者約200人出席。

  中聯部聯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復旦大學,共同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旨在整合資源、統籌研究,發揮智庫國家隊的引領作用。經過數年運轉,目前該聯盟已經發展了國內137家較高水平的智庫機構成為理事單位,以及國際理事單位112家,基本覆蓋“一帶一路”沿線所有重要國家。聯盟發揮網絡效應,在國內外舉辦了多場大型國際會議、論壇。2017年6月,在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的倡議下,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陝西15家高校共同成立了陝西省高校“一帶一路”智庫聯盟,致力於推動陝西省高校智庫交流合作,促進絲路沿線國家智庫交流和民心相通,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大局。

  據了解,9月27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要參》雜志社、國聲智庫、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中國商業史學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絲綢之路智庫峰會”將在陝西西安召開。此次峰會旨在對“一帶一路”建設成就和各領域樣本實例進行階段性梳理、總結,發揮智庫合力,形成更多高端研究成果,推動中外智庫交流合作,打造“絲綢之路智庫共同體”。

  中外智庫間的密切合作為增進互信互助、加強互聯互通創造了良好契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聲智庫名譽主任李國強認為,今後應繼續充分發揮智庫作為國家間人文交流合作重要組成部分和新渠道的作用,增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提供智慧合力。(中國文化報記者 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