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 > 文華獎
文華獎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公益惠民演出文華表演獎集錦專場舉行
發布時間:2019-06-01 11:13 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2019-06-01

  5月31日,隨著主持人張民權的登台,“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公益惠民演出文華表演獎集錦專場”在中山公園拉開了帷幕。

  為了更好地體現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的辦節宗旨,剛剛在今年的第十六屆文華獎評選中獲得“文華表演獎”殊榮的藝術家們特意來到了中山公園的惠民演出現場,對自己參與評選的劇目片段以及拿手節目片段進行集中展示。



圖為惠民演出現場。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記者 馬思偉 攝
  整場演出劇目主要分為兩大類,戲劇類由中國評劇院主要演員、國家一級演員王平,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原院長、國家一級演員由長平,晉城市上黨梆子傳習所所長、國家一級演員陳素琴,福建省實驗閩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周虹,上海淮劇團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梁偉平,廣東粵劇院黨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曾小敏等分別帶來評劇《母親》選段“兒疼娘”、話劇《干字碑》片段、上黨梆子《太行娘親》選段、閩劇《雙蝶扇﹒憶雙蝶》選段、淮劇《武訓先生》選段、粵劇《白蛇傳﹒情》之“鐘情”等參評獲獎劇目選段。
  而音樂舞蹈雜技類則是由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劉丹麗,中央芭蕾舞團首席主演、國家一級演員曹舒慈,解放軍文工團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雷佳等為觀眾帶來民族歌劇《有愛才有家》、芭蕾舞劇《敦煌》、民族歌劇《白毛女》“北風吹”等參評獲獎劇目選段。獲獎藝術家們的精彩表演獲得了觀眾們的陣陣喝彩,現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熱烈的氣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濃厚的藝術氛圍不斷向外擴散,滋養著更多人的心田。
  本屆中國藝術節文華獎惠民演出的組織進行了創新,從院團組織、節目遴選、場地安排、觀眾入場、突發應對等環節都進行了創新升級,通過專業化的組織安排使藝術效應和規模不斷放大。同時,不斷降低觀眾參與門檻,讓更多觀眾方便地獲取演出信息、預約進場,真正實現“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的辦節宗旨。
  自5月17日起至6月1日文華獎公益惠民演出共組織了40家演出院團、1296位藝術家在上海大世界、中山公園、火柴電競館三個場地上演了32場惠民演出,吸引了6萬多人次觀眾參與其中。演出類型包括戲劇戲曲、歌劇舞劇等,並特邀劇團內藝術家或專業人士進行現場講解和導賞,真正實現讓藝術走出劇院、走到戶外、走近廣大市民身邊,把“文化惠民”落到實處,讓廣大觀眾有實實在在的文化獲得感。
  與此同時,為了方便市民參與觀演,十二藝節搭建了完善的票務平台,觀眾們在官網或大麥網上就能進行惠民演出的免費預約,直接掃碼入場。組委會還特別邀請了上海氣象局為惠民演出設立專家組,一天3個時間段發布戶外惠民演出氣象專項預報,並為此設立了相應的應急機制。原定於5月27日晚在中山公園大草坪演出的廣西雜技團專場由於天氣造成的航班延誤無法獻演時,部、市兩級第一時間會同承辦主體,僅用了四個小時就協調確定了改由上海輕音樂團為市民帶來一場“當流行遇到爵士”的專場音樂會,組委會通過演出現場公告欄、中山公園入口處公共電子屏、現場工作人員解釋通知、手機短信、微博微信推送、主持人口播等各個渠道第一時間告知觀眾,獲得了在場所有人員的一致理解與稱贊。同時,為保障現場演員及觀眾的安全,現場還特設了應急醫療點和公安巡視點,並根據氣象情況准備了大量可反復使用的應急雨披,在保障觀演質量的同時也不忘注重環保實用,力求以豐富的手段和到位的服務,體現“上海服務”的水平與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將這場藝術盛會的“溫度”傳遞到每一位觀眾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