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 > 群星獎
群星獎
他們默默付出,托起全民共享視覺盛宴
發布時間:2019-05-23 10:37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解放日報 2019-05-23

  深夜11時,群星獎決賽已經落幕,觀眾如潮水般退去,綠樹掩映下的東方藝術中心恢復了寧靜,隻有一個地方例外——14號門出口。這裡人來人往,道具轉運工作組正在緊張地忙碌中。原來,除了決賽外,84個節目還被打散重組,分門類、分省份臨時編排成一台台演出,第二天送往全市各區。演出時用到的道具、布景,隻能等決賽結束後,再趁著夜色分類裝車,不能亂,更不能出錯。

  沒有道具,就沒有演出 

  “4天7場演出12場會議73次接送機(站),有一群人頂著責任和壓力,專心解決活動背後的‘九九八十一難’。一幀幀摳接待細節,隨時應對突發情況,不斷磨合期盼各方滿意。有幸參與一程,致敬每一位保障群星獎活動順利舉行的工作人員……”這是“群星獎”接待組的一位工作人員在她的朋友圈寫下的一段話。此次群星獎決賽,全國84台節目共956位演職人員齊聚上海,從食宿、交通、彩排、演出各方面,都對組委會提出了極大考驗。7場決賽、24場深入16個區的惠民演出,有一群幕後英雄在保駕護航。志願者、聯絡員、票務員、安保、司機……正是他們默默地付出,托起了這場全民共享的視覺盛宴。

  深夜的東方藝術中心什麼模樣?群星獎道具轉運組的張昱最熟悉。因為帷幕落下,觀眾散場了,她的工作才剛剛開始。此次群星獎,除了決賽外,每個節目都領了惠民任務,比賽一結束完,第二天一早就要去各區演出,道具的搬運、轉運是每天的收官之戰。每晚10時半,從演出場地趕來的第一輛道具車就等在卸貨口了,而留給道具轉運組的時間隻有20分鐘。“卸貨口每次隻能容納一輛道具車,第二天惠民演出可能是4場、8場,我們排了順序表,嚴格按照時間點來。”張昱說。小的廂式貨車0.9噸,最大規格的貨車長度超過5米,訂多大的車、裝哪幾個節目的道具,必須又快又准。

  由於劇場後台面積有限,無法為每個節目配備專用休息室,也因如此,房間不便貼標記。“哪個團隊在哪裡,都要靠自己記。”道具轉運組發揮“盯人”戰術,節目一演完,就站在下場位置等待,見縫插針沖到演員跟前,清點、確認待轉運道具的數量。泡沫做的假山、石凳,大的瓜棚、柵欄,小品小戲的沙發、桌子,舞蹈節目的布景,音樂節目的大鼓、小鼓,都要預先放到出貨的位置,以便晚上迅速裝車。不僅如此,人人心中還有一幅道具運輸路線圖。“這個節目第一場在金山,第二場在奉賢,第三場在歡樂谷﹔那個節目第一場在徐匯,第二場在閔行,絕對不能錯。因為沒有道具,就沒有演出。”

  看得最多的是節目“背影” 

  這幾天,舞蹈干部吳西蒙離舞台的距離最近,但看得最多的是各個舞蹈節目的“背影”。身為催場師,一場決賽下來,她要在側台、後台間奔波十數次。群星獎為觀眾席上的市民送上精彩的視覺盛宴,但對於幕布後的工作人員來說,假若能看完一個完整的節目,就已非常奢侈了。“目送演員上台,來不及看正臉,就要轉身叫下一個節目候場了。”一個舞蹈節目6至8分鐘,剛夠候場准備時間,學舞蹈出身的吳西蒙深知准時的重要性。比賽結束,她用“盜來”的舞台正面照,發了一條朋友圈。

  昨天,結束惠民演出的84個節目紛紛返程,賽事接待安保組負責人宋昊鬆了一口氣。從第一支舞蹈門類參賽隊伍抵達上海開始,他就沒有回過家。近千人的住宿是第一道難關。以東藝為中心,他羅列出正常車程20分鐘范圍內的酒店,挨個走訪,既要確認餐廳、會議室能否容納大體量的人員,也要考慮可停放的大巴數量。在演出高峰期,每天共有50輛大巴在他的統籌下,從酒店出發,駛向各個區的演出場地。“我像個救火員,每天劇場和酒店兩頭跑,圍著東藝一圈又一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