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各地活動
各地活動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多彩非遺綻放神州
發布時間:2019-06-10 09:10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06-10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大江南北3200多項非遺宣傳展示大中型活動陸續舉辦,多彩非遺在神州大地美麗綻放,繪出“非遺保護,中國實踐”流光溢彩的畫卷。

  除廣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非遺宣傳展示主會場活動外,廣東各地分會場活動也精彩開展。6月8日,潮州市文化館組織潮繡、潮州木雕、大吳泥塑、潮州花燈等21個非遺項目的傳承人現場展演相關項目,吸引大批觀眾。同日,惠州東江民俗文物館舉辦蠟染工藝和雕刻技藝演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奇美丹霞”系列活動暨丹霞山野生植物辨認大賽啟動……值得一提的還有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明清古村落舉辦的非遺主題系列活動——“光影裡的傳承”茶園游會影像展、端午節習俗傳習,以及太極、民樂、粵劇等傳統文化藝術展演和地方美食、茶山旅游產品展銷,讓非遺傳承與古村落旅游相得益彰,體現了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成果。

  連日來,三晉大地各項非遺展演、體驗活動如火如荼。6月8日,剪紙、面塑、制陶、泥塑等非遺項目的傳承人齊聚太原知名商圈帽兒巷展示傳統技藝,吸引海內外游客。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創基地設立自營區,觀眾可現場體驗剪紙、面塑等傳統技藝。山西還組織非遺傳承人深入校園、軍營、社區、景區,為學生、官兵、社區居民、景區游客獻上生動有趣的傳統技藝互動體驗課。

  6月7日至9日,在遼寧沈陽,“粽情端午”文化體驗、“巧手匠心”非遺技藝展演、非遺影像記憶成果展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盡顯遼寧非遺之美。“巧手匠心”非遺技藝展演精選黑山泥塑、古書畫裝裱等特色非遺項目,通過動靜結合方式,生動呈現了遼寧近年來在非遺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果。非遺影像記憶成果展示通過展映6部紀錄片、專家現場推介,展現了遼寧對多項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搶救性保護、記錄成果。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吉林省主場城市活動6月8日在長春水文化生態園舉行,非遺晚會、非遺作品展、非遺講座等全面宣傳展示吉林非遺保護工作成果,全方位展現吉林地域特色文化。由吉林各地優秀非遺項目表演團隊聯袂奉獻的非遺晚會氣氛熱烈﹔非遺作品展匯聚30項非遺項目,受到群眾青睞,許多人還踴躍與非遺傳承人交流互動。在長春市群眾藝術館、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巴蜀映巷商街三大分會場,各項活動吸引大批群眾參與。

  6月6日,“運河傳情 匠心筑夢”第二屆中國(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江蘇省主場城市活動在淮安開幕,來自京、津、冀、魯、豫、蘇、皖、浙的160余項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活動充分彰顯運河文明底蘊,通過非遺傳承人的現場展演展示,生動呈現了大運河沿線各地的特色非遺項目。

  浙江在全省開展以主場城市活動為中心、各市縣聯動的數百項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展示活動。各地還結合自身資源特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及博物館文創進景區活動,為游客帶來豐富體驗。6月6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政府主辦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浙江主場城市(杭州)系列活動開幕式暨“詩畫浙江﹒美好家園”浙江詩路文化帶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在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舉行,“余杭滾燈”“黃沙獅子”等詩路文化帶沿線多項國家級、浙江省級非遺項目精彩亮相。

  圍繞“非遺保護 中國實踐 閩台傳承”主題,福建舉辦了一系列閩台非遺展演交流活動。6月8日,福州三坊七巷人頭攢動,閩台非遺交流展演、閩台非遺精品展、閩台非遺技藝展示、兩岸武術交流展演等精彩活動輪番亮相。同日,在泉州晉江戲劇中心,由香港偶影藝術中心與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聯袂奉獻的布袋木偶戲專場演出,拉開了“偶韻薪傳”2019年布袋木偶戲展演節暨非遺記憶活動的序幕,來自閩、台、港三地的20個布袋木偶劇團將在20天裡獻上34場精彩演出。

  6月8日,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江漢區政府承辦的2019年湖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武漢主會場活動在漢口體育中心舉行,包括“長江邊的非遺故事展演”“江城非遺坊展演”等多個展覽以及“百人漢繡技藝大比拼”“300人漢繡旗袍秀”“非遺圖書贈送”等系列活動。湖北省從4月中旬開始啟動相關活動,截至7月下旬全省將舉辦195場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呈現出主題突出、內容豐富、覆蓋廣泛、惠民利業的特點。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貴州各地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如貴陽孔學堂舉辦“傳承熱說非遺”、石阡縣開展“非遺宣傳進校園”“非遺+扶貧”活動等,廣受歡迎。6月8日,2019多彩貴州百姓大舞台非遺周末聚“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場展演在多彩貴州風景眼文創園舉行,為市民和游客奉上了一場內容精彩的非遺大餐。

  6月8日,雲南省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在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開幕,民族民間歌舞展演、各式傳統技藝展等精彩上演。昆明的面人、大理白族的扎染、建水的紫陶、蒙自的剪紙……在蒙自市南湖廣場傳統技藝展示現場,來自雲南各地的50余項非遺項目展示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活動還在雲南大學和昆明官渡古鎮設分會場,分別舉行“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和中國(昆明)官渡第九屆全國非遺聯展系列活動。

  6月8日,“陝西省第二屆非遺傳承人絕活才藝展示”在渭南精彩上演。舞獅、舞龍、蒙眼剪紙、提線木偶等非遺絕活兒讓觀眾驚嘆不已。活動還依托國家公共文化雲、中國文化網絡電視等多終端平台全程直播,通過非遺傳承人的現場集中展示,生動呈現了陝西非遺的多樣性與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