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兩會動態
兩會動態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解讀有關情況
發布時間:2020-05-24 18:4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05-24

  5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吹風會,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出席吹風會,解讀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黃守宏表示,李克強總理本次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簡稱《報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對去年的工作、今年以來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進行了回顧,提出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宏觀政策措施,對下一階段的工作作了部署。

  據介紹,此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使很多情況發生了改變。就《報告》起草而言,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況。去年底以來,起草組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既定程序進行了《報告》起草工作。《報告》稿經黨中央、國務院審議通過後,下發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征求意見,隨後根據征求的意見,我們對報告進行了修改。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內外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全國兩會推遲召開。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起草組最近一段時間對《報告》進行了較大調整和修改。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主持召開兩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報告》稿,對起草和修改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要指示,為起草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報告》起草和修改工作是在李克強總理主持下進行的,國務院其他領導同志給予具體指導。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兩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一次國務院全體會議,討論和審議《報告》稿。

  在《報告》起草和修改過程中,李克強總理多次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深入基層,直接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國務院其他領導同志也通過多種形式聽取意見和建議。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也不斷地提出意見和建議。社會各界包括廣大網民也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特別是疫情發生以後,對於中國的經濟走勢怎麼看、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怎麼定、宏觀政策怎麼辦,大家發表了很多的意見和看法。

  起草組非常關注社會各界的反映,特別是網民的反映。比如,中國政府網聯合25家網絡媒體平台以及各地區、有關部門政府網站,第六次開展“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這些建言側重點在疫情之前和疫情之後有點變化,從近期來看重點關注就業、醫療、住房、收入和消費、市場主體五個方面。中國政府網把精選出來、有代表性的近1400條建言轉給了起草組。同時,起草組對各大門戶網站包括新華網、人民網等開通的建言專欄,也組織專人搜集網民意見。

  另外,國務院研究室作為報告起草牽頭單位,今年按照近幾年的做法,會同科技部、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召開外國專家建言座談會。來自9個國家的13位知名專家,從國際視野和國際比較的角度,對中國政府的工作和《報告》起草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

  關於過去一年和今年以來的成績和工作,《報告》作了簡要回顧,並在分析國內外形勢基礎上,對今年下一階段的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一是把握常態化疫情防控這個大前提。疫情是下一階段影響我國發展的最大變數。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現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輸入風險始終存在,國內聚集性疫情時有發生,疫情反彈的復雜性增加。當前中國的疫情已經從前一段時間的應急性防控轉向了常態化防控,這種局面可能要維持相當長時間。黨中央提出,要健全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做到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確保疫情不反彈。在此前提下,要加快推進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復業,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報告》提出的判斷和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舉措,都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這個前提下部署和統籌推進的。

  二是把握“六保”這個著力點。2018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較大的國內經濟下行壓力,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要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即“六穩”。今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其核心就是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實現脫貧目標。“六保”是針對新情況提出的積極的、進取的而不是消極的目標任務。今年的各項政策是圍繞“六穩”特別是“六保”展開的,這裡面又聚焦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展開的。

  三是把握脫貧攻堅這個硬任務。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指標。黨中央對脫貧攻堅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挂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脫貧攻堅。經過不懈努力,脫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成就。為確保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按照黨中央的部署,《報告》提出了針對性強、力度大的重要舉措。今年中國脫貧目標一定能實現,這意味著中國比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提前10年實現,這是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四是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報告》提出,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這既考慮了當前應對疫情沖擊的需要,考慮了保持我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也考慮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報告》給出了實施這一戰略的路線圖——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民生導向,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同時也提出了重大舉措。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意味著經濟發展有勢能,有很多的內需增長點。黃守宏還特別提到“兩新一重”建設,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傳統的“鐵公機”、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他表示,《報告》立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提出了把“兩新一重”作為投資重點。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經過反復研究考量確定的,同時也吸取了社會各方面的意見,既能促消費惠民生,又有利於調結構增後勁,具有一石多鳥之功效。“兩新一重”建設,實際上體現了一種以民生為導向的、支撐內需擴大的重大方略舉措。

  五是把握改革開放這個大邏輯。按照黨中央的決策,《報告》明確提出,要用改革開放的辦法,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拉動市場、穩定增長,走出一條有效應對沖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依靠改革開放的辦法,激發社會各方面的創造力,穩住就業、保住民生,消費自然就有了,消費有了就能拉動市場,就會帶動有效投資,就能夠穩住增長。改革開放是過去40多年推動中國取得巨大成就的制勝法寶,這麼多年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挑戰,這一法寶屢試不爽,現在同樣也不例外。《報告》中提出的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舉措包括“六穩”“六保”,可以說念的是改革開放的“經”、用的是改革開放的“招”,走的是改革開放的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此外,《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這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對此,《報告》起草組成員孫國君說,此次沒有設定GDP增速源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孫國君表示,不確定性包括全球疫情走勢的不確定性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方面,一季度全球主要經濟體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衰退程度不亞於上世紀的大蕭條。孫國君強調,不提經濟增速目標不是不重視經濟增速、任由經濟下滑,《報告》特別明確,“穩定經濟運行事關全局”,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等工作都需要經濟支撐。宋佳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