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代表委員話文旅
代表委員話文旅
全國人大代表鄢福初:加強漢字書寫審美應用規范管理
發布時間:2020-05-20 13:0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05-20




鄢福初(左一)與湖南書法家春節前夕深入基層為群眾書寫春聯 張  玲  攝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數千年來,漢字書寫逐步成為技法完備、風格多樣、內涵豐富、深受大眾喜愛的書法藝術,奠定了中華民族基本的審美風范。然而,伴隨著科技的進步,書法實用性減弱,書法藝術審美斷層,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了很多漢字書寫應用方面的亂象,令人擔憂。”作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湖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鄢福初將在今年兩會上遞交一份名為《關於加強漢字書寫審美應用規范管理》的議案。

  作為一個書法家,鄢福初關注漢字書寫與審美問題由來已久,提交相關議案的想法也醞釀多時。“多年前,我常常在電視和報紙上看到隨意的手寫體標題、標語,這些明顯曲解和偏離了中國書法審美方向的文字廣泛出現於主流媒體和各種社會生活場景中,讓我感到困惑和糾結。從那時起,我就希望能從國家政策層面解決問題,正確引導漢字的規范書寫,讓漢字審美回歸到正確的取向當中。”鄢福初說。

  “任何一個議案的提出都需要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為了這個議案,我牽頭組織湖南省書法院的書法家和有關專家,分成兩組,用了大半年時間,進行了大量調研。”鄢福初介紹,兩個調研組各有分工,第一組對現行政策和書寫運用體系的現狀進行判斷分析,第二組則圍繞怎麼解決問題進行政策研究,最終在匯集兩個組調研成果的基礎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語言文字法》和《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等相關政策法規,完成了議案撰寫。

  議案中,鄢福初列舉了漢字書寫審美應用亂象的幾種表現形式,例如,大量粗制濫造的書法手寫字體廣泛納入各類網絡字庫並被各類媒體採用﹔大量背離書法藝術書寫規律、審美意識低俗的作品充斥於大眾生存空間﹔大量以獲利為目的、以低俗表演為手段的書寫行為通過媒體的渲染誤導大眾﹔部分以創新為名,追求個性、強化形式構成的書法創作使大眾對書法的應用產生誤導等。

  “造成這些亂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書法文化傳承的斷代,以及社會普遍缺乏書法藝術的基本常識和基本的書法審美能力。”鄢福初認為,漢字審美應用缺乏規范管理機制以及現當代西方藝術觀念的影響也是造成書法應用亂象的原因。

  鄢福初表示:“加強漢字書寫審美應用規范管理應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整治和監管,二是教育和引導,前者重在汰除俗與惡,後者重在培育雅與善。”他建議加強對大眾媒體書寫應用的管理,成立媒體漢字書寫應用監管機構,出台電影、電視、出版物及其他大眾文化產品中漢字書寫審美要求的相關法規,並提高各級各類媒體的責任與擔當意識。同時,加強對網絡書法字庫的管理和引導,加強書法基礎教育,提高青少年漢字書寫能力,養成正確的漢字書寫審美觀念,並加強對書法藝術創作的引導和監管。(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