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夠起到培根鑄魂、守正創新的文化事業,能關注現實,傳承經典,弘揚正能量,提升人性道德,點亮人心中的光明,產生匹配大國發展的新時代優秀藝術的高峰,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與成長潛能,在這方面我們大有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院長楊飛雲說。
在這位藝術家的眼裡,藝術創作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這是藝術家獲取創作靈感和精神體驗的源泉。
經常到大自然中去寫生體驗和創作,表現生活中的人民,是一個畫家應該經常持守的本分﹔是親近自然、表現生命、錘煉畫藝的最佳方式﹔是畫家用畫筆和心靈直接觸摸生命本源的有效途徑。2019年,楊飛雲前往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曼侖村小寨,進行了為期20多天的寫生創作。楊飛雲和他的同道多年來堅持到基層體驗生活,通過寫生創作將勞動人民純真、善良、質朴的美留在油畫作品裡,留在永恆的記憶裡。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觸動與影響了每一個人的內心與生活。全國人民齊心協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楊飛雲也密切關注疫情防控的進展,心系武漢、心系疫區,第一時間肩負起時代賦予文藝工作者的責任,用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記錄時代。他創作了一組油畫作品,包括畫作《鐘南山》、書法作品《天佑中華》《愛國為民》,致敬鐘南山院士和所有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志願者,致敬時代最美逆行者,鼓舞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為抗擊疫情加油。
楊飛雲說:“在全世界抗疫的大背景下,中國人民展現出眾志成城的家國情懷與偉大的民族精神,證明了中華文化的厚重與韌性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勢。患難中見真情,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最強的社會動力。”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楊飛雲一直關注文化藝術人才的培養問題,在經過深入思考和調研的基礎上,他今年提出了設立國家最高文化藝術獎項目的建議。他說:“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偉大的時代一定是英雄輩出的時代,也是迫切需要杰出人才的時代。我們比任何時期都更迫切需要各領域和行業的大師承擔起特別的歷史使命,引領當下各行業的發展,站在高點指點建設,引導我們前行的方向。以此回報人民與民族的期望。”他就此提出建議:“盡快設立國家最高文化藝術獎項目﹔獎項設定為國家級最高獎及終身成就獎﹔獎項不應區分文化藝術門類,隻評估藝術家所取得的成就和社會時代貢獻﹔獎項每兩年至三年評選一次,如果沒有合適的人選,可以空缺,以此確立最高標准﹔最高獎應由國家最高行政機構確定,由國家最高領導人予以頒發。”
在楊飛雲看來,今天這個時代對文化藝術杰出人才的迫切需求是從未有過的,應當用科學的手段、先進的專業技術和正確的社會推動力,培育和造就屬於這個時代的精英人才,來承擔歷史使命,引領時代風尚,弘揚經典文化,以榜樣帶動社會,為創造物質發展豐盛、精神生活高尚的偉大中國而努力。
上一篇: 全國政協委員駱芃芃:我的大局意識和履職能力又提高了 |
下一篇: 全國政協委員徐麗橋:履職盡責見本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