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代表委員話文旅
代表委員話文旅
全國政協委員董希源:加強引導“文藝兩新”,助力“一帶一路”文化交流
發布時間:2020-05-27 13:01 來源:中國藝術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藝術報 2020-05-27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格局出現新的變化,“一帶一路”建設出現新的要求和挑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往面對更多不確定性因素的背景下,文化交流更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吸引更多組織和人才加入顯得尤為重要。

  新文藝組織和新文藝群體簡稱“文藝兩新”,是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文藝兩新”是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新興力量,“文藝兩新”中人才薈萃,多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和濃厚的家國情懷。但目前“文藝兩新”處於相對分散的形態,缺乏形成整體效應的機制,其中活躍的人才多有為“一帶一路”建設建功立業的理想和能力,卻苦於沒有合適的平台和機會,故有計劃地組織和引導“文藝兩新”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活動意義重大。對此我有如下幾點提議。

  首先,加強思想引領,廣泛凝聚共識。組織專題培訓,形成固定機制。以凝聚“文藝兩新”藝術家的思想政治共識作為首要任務,建議中國文聯牽頭,以推動“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交流為重點,組織“文藝兩新”開展“一帶一路”等與國家發展重大主題相關的學習培訓活動,並形成長期機制。通過組織培訓,強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文藝實踐的指導作用,把學習培訓與對外藝術交流創作有機結合,提高和調動藝術家的思想認識和創作積極性,助力中外藝術家創作出具有“一帶一路”文化交流鮮明主題的好作品。

  其次,充分發揮“文藝兩新”場館資源的作用,如個人藝術館、美術館、博物館、藝術中心等,為“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交流提供“雙向服務”平台。建議有關部門在規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活動時,將“文藝兩新”場館資源納入參與服務范圍,並在業務資源、人員培訓、活動經費等方面予以扶持,將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活動的參與者從體制內專業機構延伸擴展到“文藝兩新”,讓“文藝兩新”成為對外文化交往中的新生力量,促進全社會的文化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一帶一路”文化交流作貢獻。

  再者,做好“文藝兩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中的服務工作。建議對外交流主管部門與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使領館支持“文藝兩新”藝術家“走出去”,當好他們的“娘家人”﹔積極廣開渠道,穿針引線,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家“請進來”,當好他們的“介紹人”。建議使領館在聯絡當地僑團、僑領時,積極動員僑界力量,擴大與駐在國文化主管部門與相關人員的溝通,推動駐在國官方作為交流活動的主辦方之一,為藝術家提供開展交流活動的良好環境。

  同時,結合“文藝兩新”特色,探索創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活動的新方式。建議有關部門在“文藝兩新”群體中,梯隊式的培養考察篩選一批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作為對外文化交流的骨干力量,定期組織他們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舉辦各種類型的藝術活動。同時採取報名備案、國家駐外使領館參與主辦等形式,鼓勵“文藝兩新”走出去舉辦各種藝術活動。從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中打造出有獨特影響力的“文藝兩新”叫得響的品牌。建議盡快完善“文藝兩新”中的人才培養和功勛評獎制度,樹立表彰一批德藝雙馨的標杆藝術家,激勵“文藝兩新”為國爭光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最後,建立行之有效的鼓勵與幫扶機制,支持“文藝兩新”常態化參與和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活動。建議將“文藝兩新”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活動列入中國文聯“文藝兩新”健康發展專項扶持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國家文化與對外主管部門建立幫扶機制,把支持“文藝兩新”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工作落到實處,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