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2020全國兩會 > 代表委員話文旅
代表委員話文旅
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市副市長徐明非:
休閑健身需求增長 體旅融合前景廣闊
發布時間:2020-05-28 15:25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0-05-28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市副市長徐明非在接受《中國旅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全民健身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體育和旅游的融合賦予了全民健身更多樂趣和內涵。疫情發生以來,人們對“健康”和“康養”有了更多理性認知,擁有健康體魄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隨著疫情防控工作持續推進、社會生活逐步恢復正常,健康產業和旅游產業將出現新的增長點。各方合力加快推動健康城市建設、推進體育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塑造體育旅游品牌形象、滿足群眾健身休閑需求等,將成為促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機遇和新動力。

  近年來,各地持續推動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對於政府部門來說,還需要從哪些方面發力?徐明非表示,持續推進體育和旅游融合發展,是實現兩個產業雙增長的重要舉措。就西安而言,政府部門應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思路,從3個方面促進體旅融合:一是優化發展環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促進文體旅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意見,健全扶持政策體系和獎勵機制,發揮政府部門協調功能,提升部門、區域、產業之間的協調促進能力和服務水准,營造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良好環境。二是做好規劃引領,結合紅色旅游、城市景觀小鎮、傳統民俗體驗等地域資源優勢,對體育旅游進行統籌規劃,加大政府投入,培育紅色體育運動、生態康養健身、城市定向比賽、民俗趣味運動等新興體育旅游品牌項目,形成品牌合力,引領體育旅游融合發展。三是調動各部門積極性,形成體育旅游與革命教育、傳統文化、現代文明、飲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有機結合,不斷提升發展空間,豐富發展內涵。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推動體旅融合的同時,如何做好體育非遺的傳承和保護?徐明非表示,體育非遺是極其珍貴的體育文化資源,是體育發展的歷史印跡和時代見證。保護和利用好體育非遺,對推進體育文化體系建設意義重大。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制度,加大力度做好體育非遺的保護、保存工作。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廣泛收集和掌握民間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建立體育非遺名錄,健全工作機制,持續深入地推進體育非遺保護工作。另一方面要積極傳承和發展體育非遺,採取多種形式宣傳推廣傳統體育項目,利用現代手法為傳統體育運動注入新活力,使其形象化、具體化、生活化,讓體育非物質文化廣泛服務於群眾健康。(李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