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永樂大典》是如何被修復的?海外善本回歸中有哪些佳話?鮮為人知的“大字符集的故事”是怎樣的?8月28日,一台特殊的線上主題節目在國圖藝術中心進行錄制,這也是國家圖書館111周年館慶活動的最大亮點。
本場節目分為不忘初心、傳承文脈、創新服務、全民閱讀四個篇章。節目中既有國圖老專家代表,也有短片《代代國圖人》裡各個崗位、各年齡段的優秀代表。
第一篇章不忘初心。由主持人口播國圖111年歷史上的重要事件開始,網友們會看到一系列有關國圖的珍貴紀錄片片段,包括1979年新影廠紀錄片《知識寶庫》、1999年央視紀錄片《前進中的國家圖書館》、2009年央視紀錄片《百年守望》、2019年國家圖書館宣傳片及《口述國圖》等,詳細了解國家圖書館的館舍、館藏以及111年來服務的變遷。
現場會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採訪武漢圖書館館長李靜霞,講述國家圖書館與中國圖書館學會團結圖書館界捐書捐物的感人故事。同時,展現疫情期間國家圖書館“服務不打烊”的特色內容,包括利用網絡平台推出多主題多內容“雲服務”,為中央疫情防控提供決策信息﹔推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資源專題”﹔推出豐富多樣的“全民戰‘疫’﹒知識共享——4﹒23世界讀書日專題”系列活動等。
現場還會通過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黨委書記、第二批國家中醫援鄂醫療隊隊長葉永安書記的口述史訪問,向大眾介紹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與國家中醫醫療隊、東直門醫院共同啟動國家中醫醫療隊援鄂口述史訪談項目。
第二篇章傳承文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杜偉生老師在古籍修復室裡,以正在修復的天祿琳琅為切入點,介紹歷史上國圖的幾個重大修復項目(《趙城金藏》《永樂大典》等),修復理念和修復技術的變化發展、修復人才的培養等精彩內容,畫面將再次回到現場,集中介紹國家圖書館各個時期的文脈傳承項目,包括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劃、百部經典編纂項目、中華善本再造工程、海外善本回歸、國家典籍博物館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保護傳承大展等。
隨後,“傳統藝術公開課”上線發布,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王貴祥將為大家帶來《建筑中孕育的中國文化精神》。
第三篇章創新服務。作為老專家之一,同時也是榮獲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朱岩老師將帶來鮮為人知的“大字符集的故事”。這一篇章的《國圖和她的戰略伙伴們》將重點展現國圖創新發展階段性成果,以現場連線的方式,邀請華為、新浪、閱文集團、中圖公司四家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國圖開展合作的情況,以及未來的合作前景。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將以《面向未來的國家圖書館》為主題做主題報告。
第四篇章全民閱讀。舞台將呈現國圖少兒館的故事會場景,少兒館館員為小讀者講述《給孩子的中國歷史故事》中的一個經典故事,館員與小讀者問答互動,並一起朗誦詩歌《讀中國》。隨後,現場將由東莞圖書館農民工的留言說起,一起回顧2019年世界讀書日,中國圖書館學會和國家圖書館聯合3039家各級各類圖書館發起圖書館人《服務全民閱讀 共創美好生活》的倡議,通過視頻及照片展示近年來全國圖書館界在構建書香社會,推動閱讀服務全覆蓋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和代表性案例。
整台節目最後,111歲的國圖收到來自館內外的祝福和期望,特別是9所與國家圖書館同齡的圖書館館長將通過視頻送上生日祝福,共同展望中國圖書館事業未來發展。
該節目將於9月8日晚20點,通過央視網、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頻、光明網、新華網、搜狐網、新浪網、央廣網、學習強國、人民政協網、文旅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官網等權威網絡和新媒體平台,以及國家圖書館官方微博同步推出。
上一篇: 國家圖書館建館111周年 將推出線上節目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