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21年聚焦全國兩會(文化和旅游)專題 > 代表話文旅
代表話文旅
全國人大代表鄭軍裡:加大文藝下鄉力度
發布時間:2021-03-07 18:15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1-03-07

全國人大代表鄭軍裡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將繼續關注文化扶貧、鄉村振興和職業教育發展。”3月3日上午,伴隨飛機起飛的轟鳴聲,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鄭軍裡隨廣西代表團踏上了2021年全國兩會的行程。萬米高空上,鄭軍裡與同行代表交流著履職經歷,熱烈討論兩會熱點,開始進入“兩會時間”。
  過去5年,脫貧攻堅是我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鄭軍裡聚焦國家之所需、人民之所盼,投身脫貧攻堅工作中。在擔任廣西藝術學院院長期間,鄭軍裡和學校領導班子每年至少2次到定點扶貧地區召開扶貧工作會議,深入定點貧困村走訪調研,進行現場辦公,慰問結對幫扶貧困戶等,舉全校之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先後助力6個定點幫扶貧困村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脫貧摘帽後如何鞏固扶貧成果?文化藝術在鄉村振興中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在幫助貧困群眾實現產業致富的同時,鄭軍裡也在思考和探索借力文化藝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路徑。去年兩會期間,鄭軍裡曾提出,脫貧摘帽後更應加大文化藝術的扶持力度。提出這一建議,正是因為他看到了文化扶志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2019年4月,鄭軍裡帶領廣西藝術學院40余名畫家奔赴百色市德保縣,開展“畫說扶貧 情系鄉村”——廣西藝術學院畫家走進德保助力脫貧攻堅寫生創作活動。畫家們走進下布、燕峒、龍光等扶貧成效顯著的村落,用飽蘸情感的丹青筆墨描繪了青山綠水、村庄農舍,記錄鄉村和群眾的新變化、新成就,謳歌扶貧干部攻堅克難、勞動人民昂揚向上的精氣神。隨後舉辦的畫展吸引了全校師生、廣大市民和媒體的關注。
  近年來,廣西藝術學院一直探索用詩歌、美術、音樂等方式助力脫貧攻堅,打造了“畫說扶貧”“歌說扶貧”“詩說扶貧”的特色文化扶貧項目。這些文藝作品展現了脫貧村庄的變化,引起社會關注。扶貧干部反映,通過文藝宣傳,對當地拉項目、拉資金提供了更多助力。鄉村群眾在看到這些作品後,對家鄉和自身的變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致富奔小康的勁頭也更足了。
  “實現鄉村振興,精神層面的文化藝術建設非常重要。”自去年全國兩會召開以來,鄭軍裡多次深入基層,走訪農村,拜訪脫貧群眾,就文化扶貧助推鄉村振興展開調研。鄭軍裡發現,很多地區雖然順利實現脫貧摘帽,但基層群眾的觀念意識跟不上,甚至可能出現返貧的現象。精神文明建設、審美情趣培養等也有待加強。“我們要通過文化藝術的熏陶,提高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素養,激發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而激勵脫貧群眾繼續奮斗,鞏固扶貧成果,實現鄉村振興。”鄭軍裡說。
  近年來,在鄭軍裡的領導下,廣西藝術學院廣大師生也積極加入文化扶貧的隊伍。廣西藝術學院每年組織師生赴定點幫扶點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文藝慰問演出、村屯規劃設計、牆繪美化、捐贈畫作、愛心支教、非遺傳承人培訓等活動。通過一系列文化幫扶和教育幫扶活動,廣西藝術學院與貧困山區之間的溝通與聯系日益密切,貧困村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為貧困山區帶來了文化生機與活力。
  經過多年的文化扶貧和鄉村建設,鄭軍裡欣喜地感受到基層鄉村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巨大改變:鄉村環境得到美化,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審美情趣和生活品位大幅提升。2020年7月,鄭軍裡來到順利脫貧摘帽的定點幫扶村——德保縣隆桑鎮下布村,走訪幫扶貧困戶,開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調研。他還向貧困戶和村委贈送了5幅由他與廣西書法家協會主席鄭軍健共同創作的書畫作品,表達他們的美好祝願。今年春節前夕,鄭軍裡再次來到下布村。村裡環境煥然一新,他贈送的書畫作品被挂在顯眼位置,村裡一座簡朴的涼亭新題了字,村民想方設法裝點著房子和村庄,還提出希望欣賞到更多藝術作品的願望……脫貧後的下布村群眾對生活品質和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
  “如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邁進鄉村振興新征程,我們更應該加大文化藝術下鄉的力度。”鄭軍裡表示,今年,廣西藝術學院將繼續發揮學科優勢,開展更多文化扶貧活動,比如創作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向脫貧村贈送藝術作品,幫助他們進行鄉村布局規劃和環境美化,開展文藝下鄉和輔導培訓等。(郭凱倩

鄭軍裡深入定點幫扶貧困村走訪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