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2021年聚焦全國兩會(文化和旅游)專題 > 代表話文旅
代表話文旅
全國人大代表鄢福初:將閑置的農村紅色文化資源用起來
發布時間:2021-03-12 15:00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1-03-12

全國人大代表鄢福初
  “紅色文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和人民在頑強抗爭、奮勇拼搏中,用熱血與汗水凝結而成的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它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也是另一個時代的營養劑,激勵著新時代中華兒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奮進。保護和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以及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既是社會主義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也是地方政府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用之不竭的精神動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文聯主席鄢福初說。
  鄢福初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和革命經驗,取得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無產階級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偉大勝利。在此過程中,我國農村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遺址遺跡。但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農村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工作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我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由於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認識不統一,普遍存在抓經濟建設的勁頭十足,抓文化建設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再如,分布在廣大農村的紅色文化遺址多為年代久遠的祠堂、民居,多數房屋建筑已無人居住和使用,損壞較為嚴重,很多革命舊址、舊居瀕臨消失,有的僅剩遺跡。有的遺址遺跡存在無人保護、乏人問津的現象﹔基層對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缺少深度挖掘研究,在遺址修繕過程中,因缺乏資金、技術與人才支持,有的大興土木,拆除重建,過度包裝,造成新的不可逆轉的破壞﹔有的“重開發,輕保護”,在形式上一律採用建設紀念館、紀念廣場等形式,單一的利用途徑造成了部分紅色資源長期閑置。
  同時,很多農村紅色文化故事和史實面臨失傳。鄢福初認為,我國很多農村紅色文化故事和史實依靠的是熟知或親歷當年革命歷程的老同志口口相傳得以傳播和傳承,但隨著這些老同志年齡增大或過世,這些紅色故事和史實將無人知曉,因此急需搶救性保護。紅色文化資源沒有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對黨員干部、對群眾、對青少年的激勵教育作用,紅色文化資源在鄉村振興、經濟發展中呈現的光輝魅力、潛能與價值還未得到深度挖掘和體現。
  為此,鄢福初在兩會期間就紅色文物保護和發展紅色旅游,提出了相關建議。
  他認為,應在全國開展紅色文化遺址普查。公布全國紅色文化遺址名錄,對認定的紅色文化遺址遺跡實行統一挂牌保護,提高保護意識和公眾知曉率。在此基礎上,全力打造一批全國示范性的黨史宣傳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對建設效果好,常年開展特色活動,黨員群眾參與度高的基地以獎代補給予扶持。應制定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的專項法律或管理辦法,明確責任主體和保護管理范圍,突破部門間的行政管理界限,加強紅色文化資源的常態化管理。對造成紅色文化資源破壞,或因保護不力,不重視造成毀損或滅失的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等。
  鄢福初建議,要出台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政策性文件,推動全國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要鼓勵各類專業人才參與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要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創造留得住人的環境。建立業務精、能力強、素質高的黨史及紅色文化研究和宣講等人才隊伍或專業人才庫,使紅色精神薪火相傳。明確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修繕的認定范圍、修繕原則、實施程序、經費來源、責任主體、追責機制及管理運營機制等,切實維護紅色文化遺址特有的歷史環境風貌,最大限度保持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續性。同時還要加大對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政策及資金扶持力度。
  “要鼓勵各地收集整理匯編紅色故事、紅色史實、創作紅色題材的文藝作品。”鄢福初說,豐富並創新紅色文化精品創作及宣傳宣講方式,以文學、音樂、戲曲、動漫、書畫、短視頻、雲直播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拓展多元化傳播渠道。鼓勵各地創新探索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推動文旅融合,助推地方經濟發展。注重紅、綠(自然生態旅游)、藍(海濱旅游)、俗(民俗風情)等有機融合發展,兼顧寓教於游、娛樂性、趣味性和參與性,打通各紅色景點的交通盲點,產生疊加吸引,進一步增強紅色文化資源感染力,助推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目標,激發農村的經濟活力。
  鄢福初表示,要將農村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針,將鄉村振興戰略與傳承紅色基因深度融合,選擇資源相對集中、條件相對成熟、基礎相對較好的村、鎮等,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重點培育扶植,以點帶面,示范帶動鄉村旅游,助力經濟社會發展。(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