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業恢復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發揮金融管理部門、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金融機構各方合力,促進文化和旅游行業恢復發展。
《通知》一經發布,便引起文化和旅游業界的廣泛關注。業界人士紛紛表示,《通知》對於行業而言是重要的利好消息,有利於進一步改善對文化和旅游行業的金融服務,穩定從業人員隊伍,促進文化和旅游行業盡快恢復發展,增強市場主體的信心。
政策再發力
受疫情影響,文化和旅游行業承受了較大壓力。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與有關部門加強協同,切實加強助企紓困工作。今年2月,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今年7月,開展“文化和旅游企業服務月”活動,組織各地為文化和旅游企業提供政策精准對接服務。此次《通知》的印發,將有利於進一步加大金融定向支持力度,為行業恢復發展引來活水。
中國旅游研究院數據分析所所長何瓊峰認為,《通知》進一步釋放了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業恢復發展的積極信號,並從政策傾斜、優化信貸體系、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改善征信服務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有利於提振行業信心。
“《通知》最為突出的創新點是征信改善服務,這對於緩解市場主體資金緊張、促進市場主體恢復供給能力尤為重要。”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旅游與休閑研究室研究人員楊明月表示,《通知》中的金融紓困扶持專項政策是國家貨幣政策在文化和旅游業的落地落實落細,對於暢通發展血脈、逆周期穩定旅游業供給基本面、維護市場長期供給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指導金融政策向文化和旅游行業傾斜,有利於支持市場主體穩定和增加就業崗位,幫助市場主體以更低成本獲得更多資金。”江西省鷹潭市文化旅游投資發展集團投融資部經理潘智雄認為,《通知》充分考慮了當前行業融資困難,從實際操作層面提供了指導性意見,可以有效振奮經營投資者和債券投資者對文化和旅游行業的投資信心。
措施很務實
《通知》以務實的措施著力解決行業恢復發展中的堵點、難點問題,提出繼續加大對文化和旅游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文化和旅游企業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完善對文化和旅游企業的信貸供給體系、進一步拓寬文化和旅游企業的融資渠道、著力降低文化和旅游企業的融資成本、改善對文化和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就業和征信服務等6項措施。
受疫情影響,攜程集團各類業務發展面臨一些挑戰。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中的相關舉措將有效緩解文化和旅游行業的現金流壓力,為旅游企業降低融資成本,促進平台與企業共渡難關。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通知》提出對文化和旅游業的貼息支持、降低融資成本等措施,將為集團發展提供具體支持。”福州聚春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杰介紹,目前,集團正在提速數字化轉型,打造“雲上聚春園”平台、建設“數字聚春園”酒店和閩菜博物館等項目,需要大量的現金支持。《通知》中的具體措施,將進一步推動集團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通知》提出的6項措施猶如一場及時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王一謙表示,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加強以融資為核心的金融支持,持續加大對文化和旅游業的紓困扶持力度,既能鞏固前期的紓困成果,又能更精准地解決文化和旅游業紓困的堵點和難點。
落實重實效
隨著各地文化和旅游活動逐步恢復,市場開始回暖。各地文化和旅游業界人士表示,將抓住恢復發展契機,抓好《通知》貫徹落實,用好用足金融紓困政策措施,為行業加快恢復貢獻力量。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產業發展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的發布更加堅定了浙江做好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業紓困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下一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將穩妥推進有關政策落地落實,用好央行政策工具支持,精准服務市場主體,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主動提供差異化金融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和旅游企業發行債券,推進建立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基金,做好文化和旅游市場主體減費讓利工作。特別是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加大對文化和旅游類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延伸文旅產業鏈,為相關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各地應充分釋放旅游市場的流動性和企業的活力,用好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業的政策紅利。”何瓊峰建議,文化和旅游企業要兼顧短期和長遠,主動與金融機構緊密對接。有關金融機構應不斷完善對文化和旅游企業的授信評級等,推出信貸產品和服務。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要兼顧示范和推廣,與金融機構緊密協作,通過舉辦研討會等形式,總結推廣金融服務文旅行業的好經驗、好做法。
楊杰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開通企業直通車,上門宣講政策,簡化申報門檻,縮短審批時間,加快政策落地落實。
“開拓創新是改革發展的動力源,金融支持政策是重塑信心的助推器。”中旅旅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聚焦國內市場升級趨勢拓展業務,持續增強轉型升級和變革創新的強勁動能,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力,利用好《通知》提出的相關措施,培育美食、美宿、美景等更多的“旅游+”“+旅游”要素支撐體系,拓寬可觸達消費場景,為旅行社行業產品創新、項目優化積蓄力量。(見習記者 郭子騰 楊麗敏 通訊員 李金枝)
上一篇: 遼寧:助企紓困添活力 提振消費強信心 |
下一篇: 江西推動文化和旅游業加快復蘇 |